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关于孔子为何喜欢颜回的作文

精品作文 时间:2023-09-08 13:11:11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关于孔子为何喜欢颜回的作文》【第一篇】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八个字,据说是孔老夫子叹惜他的学生颜回的。颜回英年早逝,几乎使孔子痛不欲生,连呼天丧予,天丧予!有跟随他的弟子问,老师你真的那么悲痛吗?孔夫子回答说,不为像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有怨气不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英年早逝,现在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夫子自己最喜欢的,毫无疑问的就是颜回。

  孔夫子为什么喜欢颜回?只要看看他是如何称赞颜回的,也就可知一个大概。

  在孔夫子的弟子中,颜回大概是家庭比较贫困的一个。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是自得其乐,对此,孔夫子就赞不绝口,连声说贤哉回也。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学习却是相当刻苦。孔子说:听我讲述而始终聚精会神不开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颜回一个(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直到颜回去世之后,孔子还说: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进,从未看到止步。颜回真可谓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范了,这样的学生,大概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的,孔夫子当然不会例外。

  孔子从教,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死记硬背,此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第七》)。在这一方面,颜回大概也做得不错。用子贡的话说,叫做回也闻一以知十。对于孔夫子的学问,他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一以贯之,不仅仅是举一反三了。孔子所谓的学习,其实也不仅是读书。学而时习之的习,以我之肤浅理解,有实习或践行的意思。一个仁字,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请孔子说得具体些,孔子就说了四个非礼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说:我虽然愚钝,也要践行这些教诲。应该说,颜回确实做得比较到位。在他的同门中,几乎没有一个被孔子誉之为仁的,有人问了,孔子也答之以不知其仁。颜回却是一个例外,而且评价相当之高。孔子说其他人只是偶尔想到仁德而已,颜回则是长久不违仁德的,算得上是将一个仁字落实到行动中,溶化在血液里了。

  对于孔夫子的学说,颜回佩服得五体投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说:颜回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对他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心悦诚服的。这句话是批评还是褒扬颜回,大概谁都能够体会得出来。由此透露一个信息,对于孔子说的,颜回只会洗耳恭听,点头称是。孔夫子大概也感觉到这未必就是好事,所以曾经偷偷观察,发现他私下与别人讨论时,对孔子的话也很能发挥,于是说回也不愚。但也仅此而已,对孔子说的话,颜回绝对不会穷根究底,提出质疑,更不会像子路那样敢于表示不悦,甚至与之辩说,即使孔子说的话自相矛盾,也不会表示疑惑。

  综上所述,都是孔夫子喜欢颜回的缘由,有的顺理成章,有的不很健康。《论语子罕篇第九》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便是不随意猜测;毋必便是不主观武断;毋固便是不拘泥固执;毋我便是不自以为是。这四绝是有道理的,颜回也做得不错。在孔夫子的弟子中,以德行着称的只有三人,颜回则排第一(其余两位是闵子骞和冉伯牛),甚至被称之为复圣。在孔夫子的眼中,颜回或许是完美无缺的。但以我之见,颜回最大的缺点,就是孔夫子说的四绝(尤其是毋我这一条)做得太好,克己复礼也克得太过,因此失去了自我,只能成为一个复制品。颜回去世时的年龄,有说三十一岁的,也有说四十一岁的,他之所以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没有留下足以为人称道的业绩,除了英年早逝,这个因素也不可忽略。

《关于孔子为何喜欢颜回的作文》【第二篇】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八个字,据说是孔老夫子叹惜他的学生颜回的。颜回英年早逝,几乎使孔子痛不欲生,连呼天丧予,天丧予!有跟随他的弟子问,老师你真的那么悲痛吗?孔夫子回答说,不为像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有怨气不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英年早逝,现在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夫子自己最喜欢的,毫无疑问的就是颜回。

  孔夫子为什么喜欢颜回?只要看看他是如何称赞颜回的,也就可知一个大概。

  在孔夫子的弟子中,颜回大概是家庭比较贫困的一个。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是自得其乐,对此,孔夫子就赞不绝口,连声说贤哉回也。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学习却是相当刻苦。孔子说:听我讲述而始终聚精会神不开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颜回一个(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直到颜回去世之后,孔子还说: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进,从未看到止步。颜回真可谓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范了,这样的学生,大概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的,孔夫子当然不会例外。

  孔子从教,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死记硬背,此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第七》)。在这一方面,颜回大概也做得不错。用子贡的话说,叫做回也闻一以知十。对于孔夫子的学问,他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一以贯之,不仅仅是举一反三了。孔子所谓的学习,其实也不仅是读书。学而时习之的习,以我之肤浅理解,有实习或践行的意思。一个仁字,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请孔子说得具体些,孔子就说了四个非礼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说:我虽然愚钝,也要践行这些教诲。应该说,颜回确实做得比较到位。在他的同门中,几乎没有一个被孔子誉之为仁的,有人问了,孔子也答之以不知其仁。颜回却是一个例外,而且评价相当之高。孔子说其他人只是偶尔想到仁德而已,颜回则是长久不违仁德的,算得上是将一个仁字落实到行动中,溶化在血液里了。

  对于孔夫子的学说,颜回佩服得五体投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说:颜回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对他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心悦诚服的。这句话是批评还是褒扬颜回,大概谁都能够体会得出来。由此透露一个信息,对于孔子说的,颜回只会洗耳恭听,点头称是。孔夫子大概也感觉到这未必就是好事,所以曾经偷偷观察,发现他私下与别人讨论时,对孔子的话也很能发挥,于是说回也不愚。但也仅此而已,对孔子说的话,颜回绝对不会穷根究底,提出质疑,更不会像子路那样敢于表示不悦,甚至与之辩说,即使孔子说的话自相矛盾,也不会表示疑惑。

  综上所述,都是孔夫子喜欢颜回的缘由,有的顺理成章,有的不很健康。《论语子罕篇第九》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便是不随意猜测;毋必便是不主观武断;毋固便是不拘泥固执;毋我便是不自以为是。这四绝是有道理的,颜回也做得不错。在孔夫子的弟子中,以德行着称的只有三人,颜回则排第一(其余两位是闵子骞和冉伯牛),甚至被称之为复圣。在孔夫子的眼中,颜回或许是完美无缺的。但以我之见,颜回最大的缺点,就是孔夫子说的四绝(尤其是毋我这一条)做得太好,克己复礼也克得太过,因此失去了自我,只能成为一个复制品。颜回去世时的年龄,有说三十一岁的,也有说四十一岁的,他之所以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没有留下足以为人称道的业绩,除了英年早逝,这个因素也不可忽略。

《关于孔子哲理名言的作文》【第三篇】

  人生态度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uowen/jingpin/9018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关于孔子为何喜欢颜回的作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