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江上望青山忆旧》和《江上》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16 21:05:3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江上望青山忆旧
作者:王士慎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原文】江上
作者:王士祯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1.请从虚与实的角度对两首诗进行赏析。(4分)
2.这两首诗虽都是写江上之景,但所所表达的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江上望青山忆旧》前两句写记忆中的景物,深秋暮雨青山的迷蒙萧瑟的景象,是虚景;后两句写眼前的景物,阳光明媚,一片风帆行驶在江面上,柳丝挂满春堤,是实景。整首诗虚实结合,对照鲜明,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2分)《江上》整首诗均描写深秋时节的景象,是实景。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江上、地上、空中多层面的渲染,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和效果。(2分)
2.《江上望青山忆旧》前两句回忆过去所见迷蒙萧瑟的秋景,表现诗人当时惘然的心境;后两句描写的是眼前晴朗明媚的春景,表现诗人愉悦之情,昂扬奋发之态。(2分)《江上》前两句描写的秋景开阔辽远,是诗人心胸开阔的表现;后两句勾勒出一幅由寒潮、山林、大雁、黄叶构成的秋景图,秋江晚渡的行为表现了诗人超然洒脱,探赏大自然的情趣。(2分) 

翻译赏析

《江上望青山忆旧》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注释
【青山】在江苏仪征县长江畔
【练 】白绢。南朝宋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有“澄江静如练”。
【建业】在今南京市
【草长】引自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作品鉴赏】

《江上望青山忆旧》全诗通过景物差及时差的对比表现对扬子江渐生的热爱
王渔洋的诗往在给人一种朦脆感,如镜中花,水中月,人喻之为“如仙人五城十二楼,缥缈俱在夭际。”其中有一个秘诀,就是他善于通过时差来造成意境的虚幻,也就是说,诗人善于将记忆中的景物同眼前的景物枚合起来,创造似真非真的效果。《江上望青山忆旧(选一》这首诗就运用了这一手法。
顺治末年,诗人初下扬州不久,两次经过仪征赴金陇,一次是在秋八月,另一次是在次年的春三月。这首诗写于第二次经过时.诗中把两次见到的景物对照起来描绘,一清晰,一朦胧,一萧瑟,一明丽,造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青山,在这里是地名,山位于今江苏仪征西南,南临扬子江,因山色常青而得名。

《江上望青山忆旧》这首诗将记忆中的景物同眼前的景物枚合起来,创造似真非真的效果
一、二句写的是第一次经过的景象。深秋暮雨的扬子江,雾色迷蒙,细雨潇潇,江岸上隐隐的青山,纷飞的黄叶,给入一片迷茫的感觉。夭空中有一只依稀可见的孤雁,悄然地掠过,又没入了迷蒙的天边;岸边上传来隐隐的笛声,似在向谁诉说,又似独自孤吟。笛声雁影,织出一派迷蒙萧瑟的意境。“迷离”这个词具有多重的意味,从表层着,景象模糊不清,乐调传得不真,这是对景物实况的写照。透过一层看,这其间恐怕更有诗人初到时,对这一带景物的陌生之感。这是当时诗人心境的写照,这种心境在今天已觉惘然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迷离”者,忘言之意也。

《江上望青山忆旧》诗里的两幅景象写出了两种心贵时差和景差的对照
后两句写的是眼前的景象。这次重来青山,面貌完全不同了,诗中只用了一句来描写春天的景色,表现力极强。显然这是个晴朗和明媚的日子,远远的一片白帆鼓足了春风,在平静的江面上自由地行驶,鹅黄的柳丝挂满了春堤,在阳光下轻轻摇摆。“一”和“万”,两个数词表现力何等丰富!远处一切都可以看得真切入微,与前面的“迷离”形成了鲜明对照。当然这幅春江图里也融进了诗人的心情。经过一年多的异地生活,诗人已消除了初到时的陌生感,他对扬子江渐生出许多的亲切和热爱,一景一物都成了自己的朋友,加上扬州任上的工作初见成效,这一切怎不让年青的诗人感到兴奋呢?
两幅景象写出了两种心贵时差和景差的对照,说到底是一种心灵的对照。当诗人用审美的眼光观照生活时,往日和眼前的一切,远处和近处的一切全放射出了诱人的光彩。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士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作品鉴赏】

《江上》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沉沉的感觉,简洁洗炼,蕴藉含蓄

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两岸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雁声萦绕在天宇之间,萦绕在人们心头。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景物:空中,雁鸣阵阵,江上,白波涌起,四面,烟雨迷蒙,地上,落叶萧萧,多层面的渲染,秋的韵味就显得浓浓的足足的,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和效果。此诗一、二两句,就给人开阔辽远之感:吴头楚尾,是春秋时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在今江西省北部,那里,地域辽阔,山水相接,烟雨迷茫,江涛奔涌,此境此景,诗人非常激赏,足现其心胸之开阔,意境之开朗。三、四两句,既交待了渡江的时间、环境,更随意点染,勾勒出一幅由寒潮、山林、大雁、黄叶构成的秋江图,简洁洗炼,蕴藉含蓄。而秋江晚渡的意境,清爽脱俗,超然典雅,长髯白衫的先觉圣明凌虚于浩淼烟波之上,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作者简介

汪士慎

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

王士祯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855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江上望青山忆旧》和《江上》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