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送柴侍御》和《送魏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16 21:05:05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送柴侍御
作者: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原文】送魏二
作者: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 有人认为江风引入雨舟凉的凉字用得绝妙,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2)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请从实与虚的角度,任选一首进行鉴赏。(4分)

参考答案:
(1)同意。送女人上船时,正是桔柚飘香的秋天,将风,冷雨,一个凉字,写的是身体感觉上逼人的凉意,更透露出离别时的心理感受。凉字,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深深地伤感。(4分)
(2)《送柴侍御》:开头两句是实写送别所见所感,后两句用丰富的想象,谨写别后的景象,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他蕴赫的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或《送魂二》:开头两句是实写送别的情景,后两句行为人虚构了一个凄清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是一轮孤月高照,两岸猿啼一声一声闯入梦境;诗人通过想象友人的旅夜孤寂更好的表现了送别的伤感。(4分)

翻译赏析

《送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⑶离伤:离别的伤感。

⑷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作品鉴赏】

《送柴侍御》王昌龄运用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送柴侍御》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送魏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楼上醉饮话别橘柚正飘香,江风吹洒细雨带给小船凄凉。

想象你独自远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梦里静听猿啼悠长。

注释

⑴魏二:作者友人。排行第二,名字及生平均不详。

⑵潇湘月:一作“湘江上”。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泛指今湖南一带。

⑶清猿:即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猿与壶人争旦,缇幕与素濑交辉。”

【作品鉴赏】

《送魏二》王昌龄描写饯宴场景使朋友即将分手变得尤为美好,叙事写景暗挑依依惜别之情

送别魏二的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凄凄风雨烘托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忆君遥在潇湘月”,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有《水经注·三峡》中描写猿声的意境:“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送魏二》王昌龄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虚构了旅夜孤寂的场景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名家点评】

《唐诗镜》: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唐诗摘钞》:两句具六层意。

《增订唐诗摘钞》:为他写出凄其,以衬出我之凄其也,此对面着笔法。我忆君,君梦我,又交互法。

《唐贤三昧集笺注》:后半为他想出,其凄绝之状使人萧然。

《札朴》:杜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又云:“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此法唐人多有。如王昌龄《送别魏二》云:“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不述己之离绪,反念魏二别怀,与杜意正同。

《诗境浅说续编》:王诗尚有《卢溪别人》……二诗虽送友所往之地楚蜀不同,而以江上夜月。愁听猿声,写别日之情。其意景皆同。以诗格论,则《送魏二》诗末句用摇曳之笔、余韵较长;《卢溪》诗末句用转折之笔,诗境较曲也。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854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送柴侍御》和《送魏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