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塞下曲》和《塞下曲四首·其一》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24 17:06:50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塞下曲四首·其一
作者: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原文】塞下曲
作者: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一:

(1)诗中望字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3分)
(2)这首边塞诗的主题与众不同,别有新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答:望写的是乌孙使臣朝罢西归,回头眺望京城的动作(1分),表达了使臣恋恋不舍的心情(1分),表现出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情深义重(1分)。
(2)多数边塞诗表现的主题是:报效祖国(或建功立业、怨战思乡、反映边塞征战之苦)。(2分)而此诗的主题是:讴歌民族和解(或热爱和平),(2分)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二:
(1)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天涯静处无征战中的静字,请结合全诗内容,说明作此判断的依据。(4分)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因为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1分)因此 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把今 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诗中之眼。(3分)
(2)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 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和平之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了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4分)(意思对即可)
(1)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诗上半首叙述一次惨重的边塞战争,下半首说一个士兵家人来信寄冬衣的事,非常简单,但两个场面紧密地安排在一起,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
B常诗的开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
C《塞下曲》是以边塞风光和边塞战争为题材的新乐府辞。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边塞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
D这两首诗属于同题诗歌,常建在诗中赞颂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的和亲政策,而许浑则在诗中无声地谴责了制造战争的统治者。
(2)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请结合每首诗的三、四句加以分析。
(3)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C 
(2)许诗是通过一个士兵牺牲后,有家信寄来,告诉他寒衣已经寄出这一典型情节,表达了作者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不赞成这场战争;而常诗通过描写一幅边疆人民过着和平宁静的生活,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的图景来表现的。
(3)许浑的《塞下曲》纯用白描手法客观叙事,不发任何议论,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露出来,语言显得自然、平淡、质朴。常建的《塞下曲》在开头两句叙写史实铺垫,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和平图景,语言字新意炼。

翻译赏析

《塞下曲四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注释
(1)玉帛:古代朝聘、会盟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平友好的象征。后代遂有“化干戈为玉帛”之语。
(2)朝回:朝见皇帝后返回本土。
(3)望帝乡:述其依恋不舍之情。
(4)帝乡:京城。
(5)乌孙: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此处借指唐代的西域国家。
(6)不称王:放弃王号,即内服于唐朝。
(7)兵气销为日月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作品鉴赏】

《塞下曲四首·其一》独辟蹊径,拈出美好的一页加以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全新的意境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干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武帝为了抚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成为千古佳话。常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能以少总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

《塞下曲四首·其一》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

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尤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兵气”,犹言战象,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气概。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方!


《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许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一场大战就在桑乾河北,秦兵战亡过半再不能把家归。
可是早上有家乡寄来的书信,还给他们捎来了过冬的寒衣。

注释
⑴塞下:即塞下曲,乐府旧题,多反映边庭战事及征夫思妇之苦。
⑵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发源于山西,流经华北平原。
⑶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半不归:一半回不来,指战死。
⑷乡信:家乡来信。
⑸犹自:仍然。寒衣:御寒的衣服。

【作品鉴赏】

《塞下曲》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基调是凄婉、哀伤,折射出对统治者的不满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这次夜战的结果,使得半数左右的战士再没有回来。这种情形是战争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实的悲剧。此诗仅用纯客观的叙事,真实地反映一场战争。表面看来,作者对此战争未附以感情色彩,但从他描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不赞成这场战争的。另外,诗人说的是桑乾河“北”而非“南”。倘若是在河的南岸作战,那主要是防守;如今却打到了河的北岸,那就是主动方了。主动出击而被打败,其责任在于攻方的决策者、指挥者。这便给与了上层统治者无声的批评。由于作者许浑生活在中唐时代,唐朝已日益走下坡路,边塞诗多染上了时代的感伤情绪。此诗基调是凄婉、哀伤的。唐代诗人写边塞战争,一般习惯于以“汉”代“唐”,但许浑在这里用了“秦”,主要原因是考虑到用“汉”在音律方面犯了“孤平”。从另一方面,将唐王朝比做“暴秦”,或许也折射出对统治者的不满。

《塞下曲》上半首叙述一次惨重的边塞战争,下半首说战士的家人来信寄冬衣的事,表达对牺牲者和家属深刻的同情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这两句运用“以一总万”的手法,在成千上万的牺牲者中挑出某一位战士,写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上半首简单叙述了一次惨重的边塞战争,下半首说战士的家人来信寄冬衣的事。都不是什么特殊的内容,勾勒得也非常简单平实,但这两个场面紧密地安排在一起却产生了强烈的效果:一夜之隔,顿成阴阳之隔。仅仅差了一个晚上,寄给战士的家信战士再也看不到;信中说缝制的御寒衣服也已寄出,可是再没有人收取它了。此时此刻,阵亡的战士其尸骨抛掷在昨夜的战场,再也不需要寒衣,再也不会感受到亲人的眷念之情了,而家人却仍翘首以待,等待他的回信,等待他报以平安,等待他某一天从战场归来……悲剧效果就这样由于结构安排而产生。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死亡与等待在同一个时间里交叠,让观者陷入思考,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同时批评残酷的战争。
这首诗诗人不发任何议论,而倾向性却从作者提炼出来的典型事件上自然地流露出来,短小中见深刻。艺术风格显得自然、平淡、质朴。但平淡并不浅露,思想深刻,耐人寻味,又能平中见奇,善作苦语,奇警动人。

【名家点评】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当学者许浑而已。
明·高棅《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顾云:言外有死生之意。
明·唐汝询《唐诗解》:此与陈陶《陇西行》意同。陈语神,许语质,非蹈袭也。
明·黄生《唐诗摘钞》: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同一苦语,此处较不忍读者,以实境比虚情更惨也。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黯然魂消(末句)。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刺骨语(末二句)。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借寄寒衣一事,写出征人死别之苦,却妙不犯尽。
清·纪昀《删正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纪昀:此首却浑健,“犹是深闺梦耿人”意。
清·马沅《唐绝诗钞略》:许培荣云:“夜”字、“朝”字、“犹”字、“自”字,与得酸楚不可言。
清·孙洙《唐诗三百首》:格意直追初唐。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全篇又不尽老成,未能如五绝之“夜战桑乾北”、七绝之“劳歌一曲解行舟”、五律之“红叶晚萧萧”全局俱动,为晚唐之翘楚也。
清·朱宝莹《诗式》:首句言战。二句承首句,言战未已。三句“朝”字应上“夜”字,此句意义全在下句。四句写足上句意,虚神又在“犹自”二字。浑雄。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唐代回纥、吐蕃迭扰西北,征戍频频。诗言沙场雪满,深夜鏖兵,迨侵晓归营,损折已近半数;而秦中少妇,犹预量寒意,远寄衣裘,不知梦里征人,已埋骨桑乾河畔矣。若张籍诗“欲祭疑君在”,韦庄诗“犹是春闺梦里人”,则全军皆墨,诗尤沉痛。

作者简介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许浑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之语。...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955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塞下曲》和《塞下曲四首·其一》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