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师用》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7-08 21:07:1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蒋经国先生信(教师用)

主备教师:范嗣东 审核:

学习目标:

1、 扎实掌握咫尺、悖谬、珍摄、政躬违和、难辞其咎等词语的含义,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整体把握课文。

2、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书信表情达意的方法,学习从不同角度劝说的同时反驳对方的言论的写法。

3、 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内心激起对祖国以及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预习案

一、走近作者

廖承志,广东惠阳人,1908年9月25日生于日本东京,1983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五种外语,擅长书画、诗词、戏剧。新中国成立后,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写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一定要解放台湾,1979年1月全国会发表《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此后邓小平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原则。三年后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了这封书信,劝说他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蒋经国发出的公开信,刊发在7月25日《人民日报》上,出乎台湾当局的意料,引起海内外瞩目。

三、文体知识

书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学习书信要注意书信的写法。书信一般由五部分组成:称呼、正文、结束语、署名、日期。

称呼:对收信人的称呼,要顶格写,写于信的开头,后面加上冒号。如经国吾弟:等。

正文:是信的主要部分。这部分要求表达清楚、交代明白。第二行空两格起笔写,要注意灵活分段。

结束语: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表示祝贺或敬意的话。如顺祝/近祺等。顺祝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近祺等到要再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在信的末尾,写上写信人的工写信单位的名称,写给长辈 的信,要在名字前用小字写上儿学生等字样。

日期:署名的后面,或下一行的右下方,写上写信的年月日。

四、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错误观点?

信中针对蒋经国所声言的三不,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作了全面驳斥,还分别反驳了蒋经国所说的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则是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等错误言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译文:时光不会停留,人生短促。时间拖长了,事情会发生各种不得的变化。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

(2)、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译文:远望南方的天空,不禁一心向往,思念着你们;短信写不完想说的话,希望各位多加保重,专程等候回音。

(3)、局促东隅,终非久计。

译文:居处于东南角狭隘之地,总不是长久之计。

(4)、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

译文:

4、 请你结合的历史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幼年时的亲密无间,还有你我当年在莫斯科促膝谈心的情景,这一幕幕的往事都还历历在目。

预习自测

1、 给加点字注意:(把拼音写在字的右方)

咫尺zhǐ 悖谬mi 苟同gǒu 珍摄sh 难辞其咎ji 把晤w 同袍 po 东隅y 诠察qun 困扰rǎo 前仆后继pū 毋庸赘言shu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 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

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

(2) 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未雨绸缪:原指趁着天还没有下雨,预先修理房屋门窗。后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修缮。

(3) 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段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3、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字词:

(1)旨哉斯言。(赞美之词 )

(2)盍不实践于统一大业(何,为何 )

(3)尚望三思(还 )

探究案

一、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 作者劝说和平统一有哪些理由?

2、 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3、 作者是如何反驳那些不利于和平统一的言论的?

二、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精句赏析

1、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 提示:这几句从哪些方面畅叙旧情?

赏析:先从空间说起,海天相隔,再说时间上是分别多年,回忆往事,令人感念。怀念故人之情,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运用对仗工整的四六字,语言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热切,更具说服力。

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有何作用?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赏析: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鲁迅的诗句,已成为海峡两岸认统一必言的名句。引用此句,表达作者切盼世界和平和祖国统一的深情以及无比宽广博大的胸怀和爱心。字里行间洋溢着如同骨肉亲人的眷念之情,有很强的感染力。此句表达了对当年旧友的深深思念和诚挚情感,真切感人。

探究点二:文本理解。

3、当时台湾方面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言论?对此作者表明了怎样的态度?

解析指导:本题答案就在原文之中,回答时注意简练概括。

主要言论: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作者的态度:余期期以为不可,实相悖谬,实难苟同,未免自欺欺人,于公于私,理当进言。

4、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经国先生的?

解析指导:通过读文章可知,作者先从正面劝说,后从反面劝说。

正面劝说:一是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角度来劝说。二是从回顾国共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来劝说。三是从忠孝的角度劝说。后从反而假设,指出不统一的危害。

5、课文中三个中心段落的末尾分别出现了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这三句话,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指导:回答时,首先要比较一下,这三句话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示例:这三句话,首先是作为本层的收束话出现,它将每层内容加以强调指出以引起轰动对方的思考。其次,层层深入,将内容由国家民族利益推至个人抱负前途,这样逐层推进,给人一种脉络分明的感觉。

探究点三,综合探究

6、 文章由私交写起,最后由私交之谊结尾,这样写有何作用?

解析指导:回答本题要扣住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开头和结尾畅叙阔别情思,句句包含着真切的情感,能以情贯全文,以情动人,表现了廖承志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先的宽广胸怀,也体现了他对蒋经国的深切关怀。

7、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申明大义,晓之以理。批评中肯,措辞适当。畅叙别情,贯之以情。句式错落,文采斐然。

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下列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珍摄(sh) 同袍(bo) 把晤(w) 东隅(y) B。悖(b)谬 苟(gǒu)同 毋(w)庸 赘(zhu)言

C。绸缪(mu) 伫(zh)候 抉(ju)择 泯(mǐn)然 D。瞬(shn)时 逾(y)时 厝(cu)于 毅(yn)然

点拨:A。同袍(po);B.悖谬(bI );D.毅然(y

2、填空。

(1)文中提到的三民主义指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这是由提出来的。

(2)外人巧言令色中的外人的意思是指一切有损、有意破坏祖国和平统一的人、组织和团体

3、文中多有文言语句出现,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岁月不居。(居:停留 )

(2)时不我与。(与:等待 )

(3)面聆诸长辈教益。(聆 倾听,聆听 )

(4)人到高年,愈加怀旧。(愈 更加 )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书信开头的称呼语应空两格写。( )

(2)书信中祝福的话可在正文后面写,也可另起一行空格写。( )

(3)书信正文末右下角依次是日期和署名。( )

5、亲民党主席宁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祭拜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写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每逢佳节倍思亲(乡音无改是归人)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课堂小结:本文是国民党先驱之子廖承志给当时国民党最高领袖蒋经国的一封信。信中通过透辟的说理和中肯的批评,表达了规劝蒋经国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诚挚而深厚的友谊。

课堂评价: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7401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师用》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