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22 09:03:55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作者: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筝。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参考答案
1.(2分)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5分)
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022浙江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
21.
解析:抓住浔阳这个表地点的词来找答案;抓住月色这个意境找答案,即找有月的诗句。
22.解析:作者对关塞风寒,浔阳月色这两种曲调,两个意象特别敏感。即使在天气暖犹轻的落红暮春季节,孤冷心绪被琵琶女的旧谱与新声挑拨得愈发凄楚。
张伯淳系由宋入元的士子,其前朝情结不易轻去。早年即由科举仕进的阅历,使他在南宋败亡后深深怀抱一种被弃无靠的漂泊感。听到曲终,怀抱转分明,这是一种知音感,一种借酒浇愁之后的欣慰满足感,尽管其愁仍未消却。昭君出塞是去国,浔阳江头商人妇是弃妇,张伯淳从中觅得了通同的感受,于是红颜薄命与青衫落魄,真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了。唯其如此,他盛赞之为天然律吕,因弹奏出了真情,远非嘈杂的虚假热闹的秦筝之声可以比拟。而且认为不论百喙春和地烦人还是群喧夜寂地沙漠一片,有此琵琶曲老凤孤鸣就足够了。读此词,不能轻忽幽情的寄字,似醉还醒的想字。曲调传情,是词心所在。

翻译赏析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喜爱那对着酒垆的少年,将悠悠情思寄托于高雅的曲调之中。琵琶奏出春日百鸟鸣唱相和之音,白日里喧喧嚷嚷,夜里便沉寂下来,只有年老的凤凰独自哀鸣。写出天然的音律,连眼底的蓁筝之音也望尘莫及。
花瓣飘落,天气微暖,坐在水渠边认真的听着乐曲。想到了昭君出塞时的风冷苍凉,浔阳江头商人妇在月色下的孤寂,好像醉了,却很清醒。偏爱安静的轩窗,一曲终了,明白了曲中的幽深情绪。今日相遇却不知将来在何处相见,下了一会的雨也停了,天气也晴了。

注释
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
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作品鉴赏】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孤冷心绪被琵琶女的“旧谱与新声”挑拨得愈发凄楚
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作者对“关塞风寒,浔阳月色”这两种曲调,两个意象特别敏感。即使在“天气暖犹轻”的“落红”暮春季节,孤冷心绪被琵琶女的“旧谱与新声”挑拨得愈发凄楚。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怀抱转分明”这是一种知音感,一种借酒浇愁之后的欣慰满足感
张伯淳系由宋入元的士子,其前朝情结不易轻去。早年即由科举仕进的阅历,使他在南宋败亡后深深怀抱一种被弃无靠的漂泊感。听到曲终,“怀抱转分明”,这是一种知音感,一种借酒浇愁之后的欣慰满足感,尽管其愁仍未消却。昭君出塞是“去国”,浔阳江头商人妇是“弃妇”,张伯淳从中觅得了通同的感受,于是“红颜”薄命与“青衫”落魄,真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了。唯其如此,他盛赞之为“天然律吕”,因弹奏出了真情,远非嘈杂的虚假热闹的“秦筝”之声可以比拟。而且认为不论“百喙春和”地烦人还是“群喧夜寂”地沙漠一片,有此琵琶曲“老凤孤鸣”就足够了。读此词,不能轻忽“幽情”的“寄”字,“似醉还醒”的“想”字。曲调传情,是词心所在。

作者简介

张伯淳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父张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张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与赵...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3853.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