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小车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08 01:00:0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小车行
作者:陈子龙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篙,望见垣堵,中有主人当饲汝。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1、本诗紧紧围绕一个字写人叙事(用原诗中的字回答)。(2分)
2、对这首诗所写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出征 B、逃荒 C、访友 D、咏物
3、本诗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极为成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2分)饥
2、(2分)B
3、(4分)诗歌一开始就把一对逃荒夫妇置于黄尘与天晚的场景中,突出了他们不知路在何方的茫然,进而写出了他们在饥饿中想得到食物的急切心情。(2分)最后四句,先写出望见垣堵盼有主人提供食物的希望,(1分)接着就是发现室内无人无釜的悲伤绝望。(1分)



翻译赏析

《小车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篙,望见垣堵,中有主人当饲汝。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注释
1.陈子龙:明末爱国志士和文学家。
2.小车班班:小车,即独轮车;班班,车行之声。
3.挽:牵拉的意思。
4.之:去、往的意思。
5.疗吾饥:也就是充饥。
6.愿得句:乐士,安乐之地。共哺糜(bǔ mí),一起喝粥。
7.墙宇:即屋墙。
8.饲汝:给你吃。
9.釜(fǔ):铁锅。
10.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作品鉴赏】
《小车行》描绘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惨景,把英雄失路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诗用汉乐府民歌的风格,描绘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惨景。明朝覆灭之后,他的诗尤其七律之作更向悲壮沉雄一路发展,把忧国伤时、英雄失路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2058.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小车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