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江上雨寄崔碣》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07 21:08:3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江上雨寄崔碣
作者:杜牧

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
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

(1)前两联如何描写江上雨?(4分)
(2)联系全诗,简析颈联的作用。(4分)
(3)尾联中一恨具体指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可从两个角度作答:
首联比喻,写雨落江面之形;颔联写雨打船篷之声和雨湿蓑衣之寒。综合视觉、听觉、触觉,正面和侧面相结合。(4分)
补充说明:①从单联角度分析:首联比喻1分,比喻手法的内容分析1分;颔联从声音角度来写1分,从触觉角度来写1分。
②从两联整体分析:视觉、听觉、触觉相结合1分,内容分析1分;正侧面结合1分,内容分析1分。
2、承接上文,从远望的角度描写雨中暗澹空濛之景,流露出作者怅望之意,为下文思念故人作铺垫。(4分)
补充说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角度:描写了空蒙的景象1分,营造清冷迷蒙的意境1分。结构角度:承接上文1分,为尾联抒情作铺垫1分。
3、雨中相望而不得相见的遗憾。(2分)
补充说明:相望不能相见1分;遗憾、怅惘1分。如只答对友人的思念不给分。

翻译赏析

《江上雨寄崔碣》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
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
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
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

【作品鉴赏】
《江上雨寄崔碣》描绘了九华山的雄奇秀丽风景,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首联比喻,写雨落江面之形;颔联写雨打船篷之声和雨湿蓑衣之寒。综合视觉、听觉、触觉,正面和侧面相结合。颈联承接上文,从远望的角度描写雨中暗澹空濛之景,流露出作者怅望之意,为下文思念故人作铺垫。尾联中的“一恨”指雨中相望而不得相见的遗憾。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203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江上雨寄崔碣》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