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25
-
2025-06-25
-
2025-06-25
-
2025-06-25
-
2025-06-25
您好,欢迎来到小文档下载网!
更新时间:2025-06-25 12:56:41 发布时间:2025-06-25 12:56:4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在母亲追悼会的悼词(精选3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哀悼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一位能干、热情而又慈祥却溘然辞世的长者。
老人自20xx年身患癌症以来,便同疾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但今年7月8号以后,病情不断恶化,终因医治无效,于20xx年9月20日6时16分在xx县人民医院不幸辞世,享年74岁。她的辞世,对子女和亲人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满脸笑容的长者就这样同我们永别了,她把思念深深地留在了我们心中。
19xx年旧历四月初一,老人出生在xx县xx乡x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她在抗日的烽火和硝烟弥漫的年代度过了艰难的童年,苦难的岁月在她心头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也磨练成了她倔强不屈的性格。到了读书的年龄,看着别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她也充满了通过读书而改变命运的渴望,但家庭生活的艰难,无法承担几个孩子上学的压力,使她的求学之路注定充满荆棘和坎坷,但她却通过各种办法,算是偷学了一两年小学,让其后来略识文字,晚年诵读佛经,尚能比较自如流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求学之路已然断绝,小小的年纪便要为父母分忧解愁,并为未来的生活历练能力。于是,洒扫缝补,烧茶做饭,田间劳作,便是少女时代的她日日必作的功课。苦难生活对她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心灵手巧,泼辣勤快的女孩便在四邻乡亲的赞许中长大成人。
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是无法选择的,而在那样一个封建意识极为浓厚的时代,婚姻也是无法选择的,但不屈于命运安排的却对自己的婚姻作出了她人生第一次艰难而又正确的选择。虽然一开始家庭强烈反对,但通过她的说服、眼泪和抗争,父母最终同意把她嫁入杨家。离家之际,母亲满含热泪对她说:“女子,你恐怕要吃苦的呀!”当时的杨家是一个什么状况,有人或许并不知道。杨家是从外迁此地的,一开始佃租别人的土地,其后便定居于此。虽祖上世代行医,但家风善良仁厚,常常周济外人、扶助孤苦而散财无数,以致所居之地,不过两三间土墙茅屋。因此,母亲的担忧不无道理,但相信,通过夫妻的共同努力,幸福生活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嫁入杨家之后,勤劳泼辣的便不屈地对苦难的命运进行抗争。她相信,虽然不能完全改变家庭,但可以改变自己的丈夫。她知道,自己的丈夫由于当时是家里的独子,难免有些少爷习性:害怕吃苦,疏于耕作。于是,就日日督促丈夫一定要把老父亲的中医骨科绝技学到手,这是今后谋生立家的基础。在她不断督促之下,丈夫终于学有所成,医术也基本接近父辈的水平。几十年来,夫妻恩爱如初,世人交口称赞。
一边改变着自己的丈夫,一边还盘算着改变自己的居住条件,于是,修房建屋,便成了老人家一生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之一。想当年,凄风苦雨中,土墙茅屋摇摇欲坠,于是便不得不进行重修,而天又多雨,刚打好的土墙,又在雨中轰然垮塌,她泪水伴着雨水,呼天不应,喊地不灵。倔强的她擦干眼泪,又和家人一起从头再来。历经千辛万苦,新的土墙瓦房终于建成。住进这虽然简陋但却是自己建成的小屋,真是百感交集,悲喜莫名。其后,土墙又改为砖墙;其后又再扩建;其后,又推倒重修;其后,又为两个儿子修成两层砖瓦房各三间。其间的艰辛和泪水,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得来。房子,房子,老人一生中无数次念叨着这两个字,但在来年即将住进自己的新房之际,她老人家却匆匆地离去,这不禁令人悲从中来。
老人家一生不时念叨,也是她最为骄傲和自豪的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孩子”。她一生共养育三子四女,在那样艰苦的岁月,要把7个孩子抚养成人,其间母亲所吃的苦,所受的累,那真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作为一个优秀的母亲,她成功的教育方法只有两个字,一是严,一是慈。
老人家对孩子管教的严格那是远近闻名。孩子不会招呼客人,她会严加斥责;孩子以大欺小,她会加以棍棒;孩子出言不逊,她会掌掴其嘴;孩子不敬长辈,她会荆条伺候……总之,在她的严加管教之下,孩子们一个个知书达理,讨人喜欢。人们常说,这不愧为苏香家的孩子。
老人家对孩子们的慈爱也深如大海。
长女杨,你还记得吗?因为你是长女,母亲对你极为信任和倚重。每当父母外出,母亲都会授权予你,让你照顾管理好兄弟姊妹;当你嫁入苏家,她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担心从小善良的你受欺受压;当你分家自立,她为你在分家中的忍让不争而以泪洗面;当你农忙之时,当你建房之时,母亲总是要求在家的兄弟姊妹来全力帮助你,有时她老人家还亲自来帮你;当你小两口终于建成了新房,老人家脸上挂满了欣喜的泪水;老人家经常念叨的就是,如果家庭条件好的话,我的肯定能考上中专,这,似乎也成了老人家的终生遗憾;在老人家离别之际,当她握住自己的重孙,也是你的孙子的手时,那不舍之情难以言表……
二女杨,你还记得吗?当你第一次离家外出打工,母亲满含热泪说出的语重心长的话语;当你远嫁,母亲千里相送,最终又单生一人返身回到家乡的孤独的背影;当你离开家很久以后,母亲都还把别的姊妹叫成你的名字;当听说你回家探亲,母亲早早地站在老家门前的那焦急期盼的神情;当你回到家中,母亲为你烧水做饭那忙碌的身影。你还记得母亲要你照顾好在妹妹们的托付吗?
长子杨x,你还记得吗?你小时候体弱多病,母亲对你极为偏爱,每当你生病的时候,她都像自己生病一样,焦急万分,痛彻心骨;当你第一次高考落榜之时,你卧床不起,茶饭不思,母亲不敢当着你的面而默默流下泪水;当你考上大学,母亲饱含着热泪,用颤抖的双手为你捧上她亲自为你精心制作的你最爱吃的丸子汤。你还记得母亲的临终嘱托吗:要保重身体,少喝酒,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要支撑好这个大家庭。
次子杨x,你还记得吗?当你玩火药枪不小心受伤,母亲看见你满脸血迹而发出的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儿哪!”;当你在发展不顺时,母亲每天夜里为你泪湿被枕;为了能让你在再站起来,她在家乡把你的两个孩子默默抚养成人;20xx年春节后,为了感受作为一个母亲的骄傲,她坚决不坐飞机,特意坐上你的越野车,长途跋涉三天三夜才来到你的家中,她都没有说一声累;弥留之际,母亲最牵挂的`人就是你,他希望你送好她最后一程……
三女杨,你还记得吗?你的出生,就让母亲担惊受怕,当你终于发出了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声啼哭,母亲觉得那是你送给她的最好的礼物;你从小性格开朗,快人快语,母亲深怕你得罪他人,遭致抱怨;你的婚姻大事更让他牵肠挂肚,但她是多么地尊重你的选择;当你要在xx县城买房的时候,母亲为你四处打听好的地段;当你装修房子的时候,母亲几乎每天都要前往过问;你的孩子也让她老人家不少操心……
幺儿杨x,你还记得吗?你是母亲最疼爱的孩子,你的每一步都让她牵肠挂肚;他是多么渴望你像你大哥一样考上大学,为此她受到的失望的打击是多么的深重;她希望你学成祖上的骨科医术,超越父辈祖辈;当你最终还是远赴创业,她是多么地无奈和不舍;当你最后从回到她的身边,她的脸上便多了无数的笑意;当你在城一小施工时,她几乎每天都来看你;弥留之际,她让你大哥最多关心的人还是你……
幺女杨,你还记得吗?你的出生对母亲来说是个意外,更是个惊喜,她常说她会享幺女的福的;你从小怕羞,让她对你的未来充满了担心,当你后来变得开朗起来,她是多么地开心;当你在为她找了一个好女婿,她老人家常常以此夸自己的幺女能干;当她坐上你买的新车时,老人家是多么地为你骄傲和自豪;老人家还念叨,今年过年能坐上你的车回到老家,可惜,这个愿望却永远地不能实现了……悲也!痛也!
老人家对儿媳妇、对女婿也要求甚严,希望他们持家立业,教育好子女,光耀门庭。同时,老人家对他们也非常满意,她把三个儿媳妇当做女儿一样看待,把女婿当做儿子一样看待。儿媳妇、女婿对老人也非常孝顺,把老人家视如自己的亲生母亲,特别是生病住院的两个多月,她们极尽孝心伺候老人,让老人家心满意足。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在老人再世期间孝敬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不要等到老人过世之后徒增遗憾。今天,老人家带着满意走了,我们祝福她老人家一路走好!
对孙子辈,老人家更是非常慈爱,不少的孙子孙女还是老人家一手带大。弥留之际,老人家提起自己的孙儿,便对生命充满了无限的留恋,她分明是希望能亲眼看见他们一个个成人成才,兴家立业,让各家都显达于世,门庭生辉。我们祝愿她老人家能在西天极乐世界保佑孩子们实现愿望。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友,老人一生勤俭,能干要强,性格直率而有侠气,喜欢帮助别人,看不得不平之事。她心底善良,晚年潜心向佛,日日为她爱的人、爱她的人、她无意中可能伤害过的人乃至伤害过她的人祈祷,广结善缘,广种福田。阿弥陀佛!
各位来宾,各位亲友,老人家的一生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她的一生却是有意义的一生。她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她却为我们留下了作为一位成功母亲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在这里深切悼念这位老人,让我们又深情地回味了一次溢满母爱和亲情的不平凡的人生之旅,这让我们生者再一次深深体念到了爱与亲情的可贵和伟大。我们要像老人家一样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朋友,爱那些爱你的人乃至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让我们心存感激和善念,并以此来怀念和告慰逝去的老人。这,应该是老人家最大的遗愿,或许更是我们今天举行这样的追悼会最大的意义所在。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各位来宾,各位亲友,让我们记住这位母亲,记住这位老人。让我们共同祈祷,再次祝老人一路走好!老人家,安息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
惊闻我母仙去,儿女们匆匆赶回,我母的音容笑貌已成回忆,眼望母亲的遗体,往日。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浮现脑海......
我们的母亲生于1923年2月初五,一生养育五个子女,在那"光荣妈妈的一代母亲里,实属平凡真实慈祥善良的母亲之一,在我等从小的记忆里,只有母亲的忙忙碌碌,为一家人的生计和一日三餐计算,计算着家里的每一个节日,迎送着家里的每一位亲朋,在劳碌中进入了中老年。说我的母亲平凡,那就是为国家养育了五个明理重情,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一大家子孙。说我母亲伟大,我母在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中,曾经历各个时期困难年代的艰难岁月,与我父亲风雨同舟几十个春秋,将一家子女养育成人,成才,得到子女们的爱戴;在那艰难的日子里,与各亲戚朋友相互支助,共渡难关,赢得亲戚朋友的普遍尊重!说我母亲伟大,特别是母亲的老年生活,清心豁达,乐观面对人生中的多种苦难与艰辛,仍然从容面对,深切关爱着我们一家的每一个子孙,关怀着远方和身旁的至爱亲朋,享受着人生的天伦和四世同堂的快乐!
我们深深地怀念着母亲,心慰着母亲享尽人间的至爱和深情。在此,我代表家人和子女,深深感谢前来参加我母亲告别仪式的每一位亲朋!
我们就要送别您了。慈祥,善良,平凡,伟大的母亲送向天国,告别她人间的旅程,愿她老人家在天国的日子仍然和人间的日子一样完美!
亲爱的母亲:
今日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境,悼念敬爱的母亲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终的告别。首先,我代表全家衷心地感激各位冒着炎炎夏日,不辞辛劳地来到那里与我们共同分担这份悲伤。
母亲是一位性格坚强的女性,她从很小起就自强自立,尝尽生活的甘苦。成家后,为了养育子女长大成人,又和父亲一起共同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母亲的工作单位远在郊区,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每逢周六晚上回家,常常是刚放下行李,就一刻不停的忙起家务,为我们缝补浆洗,一向要操劳到周一大清早,才匆匆出门上班。十几年如一日,母亲就象鲁迅笔下的孺子牛,吃进去的是草,吐出来的是奶。她含辛茹苦,默默奉献,毫无怨言。直到我们长大成人,身为人父的时候,才深切地感受到,以她这样瘦弱娇小的身体把我们抚养成人付出了多少心血!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在无微不至关心我们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她常常告诫我们,要诚实为人,认真做事。虽然由于工作关系,母亲与我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太多,可是她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使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勤俭与诚信,乃是立身之本。
母亲为人正直,待人诚恳,所以深得同事的拥护和领导的信任,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干部,她总是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此以往获得过许多荣誉,可是她依旧谦虚低调,从不轻易在子女面前张扬她所取得的荣誉。母亲退休十多年后,依然有许多昔日的老同事老朋友与她坚持经常的联系。有的还成为母亲的忘年交。在母亲住院病重期间,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前来探望,比自己的子女还要细致周到。我们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自豪。
母亲是如此的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尤其是在退休以后,她始终对生活抱有坚定的信念。由于她与子女分开而住,一个人生活其实是很寂寞的`,可是她善于调整心态,随遇而安,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很有规律。她心胸宽广,兴趣广泛,知足常乐。锻炼身体,看报剪报,养花交友,帮忙别人排忧解难,都是她的基本生活资料。她用这种方法,排除寂寞,时时感受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正是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使她在70岁以后,还能自理一切生活。她思路敏捷,处事果断,与子孙辈坚持经常的沟通和交流。使我们感到慰籍的是,母亲晚年生活质量是高的,生活是闲适幸福的。感激母亲,你使我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不是寿命最长久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
母亲身患重病的消息使我们内心感到十分震惊和悲痛。虽然我们向她隐瞒病情,可是她内心十分清楚病情的严重性。她决定不轻易向病魔屈服,而是选择与之作坚强的抗争。她忍着病痛坚持每一天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在日记的扉页她写了八个字:啼哭而来,含笑而去。母亲不但十分坦然地应对病情,还反过来安慰我们不要悲痛。即使在这样的时刻,她仍然处处为他人着想。当同事和朋友前去探望时,她总是显得异常高兴。强打精神与人交谈,根本看不出她是身患重病的人。
在她生命的最终几天里,母亲拉着我的手说:看来我们是见一面少一面了,我真想你们常来看我,又怕耽误你们的工作,要是没有空就别来了吧。其实她是多么不甘心就此告别她所挚爱的亲人和朋友。7月4日她写完了人生最终一篇日记,最终几个字是:看来即将结束。颤抖的笔迹显示了母亲对生命的依依不舍和与病魔搏斗的顽强精神。亲爱的母亲,你可明白,当你的生命终结的时候,你在笑,而爱你的人在哭。
年事有寿而尽,生命无所不在。母亲最终与我们永别了,可是她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情感,对人生的进取追求,对生活的执著信念,与天地永恒,与枝叶长青。母亲在我们心中的份量是很重的,我们会思念她,直到永远!
最终我代表全家再次感激各位为我们的母亲诚挚地送行。还要感激我的同学和挚友王承炎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在我母亲住院期间给予的亲人般的照顾和临终关怀。
安息吧,亲爱的母亲!
在母亲追悼会的悼词 追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