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次韵夏日》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27 05:02:38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次韵夏日
作者:陈师道

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
诗书发冢功名薄,麋鹿同群岁月长。
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眇致张皇。
莫欺九尺须眉白,解醉佳人锦瑟傍。


(1)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追求?(4分)

参考答案
(1)用对比手法,(1分)诗人原想以诗书起家,但功名无成;而以麋鹿为友,回归自然,反觉岁月长存,心志安适。(2分)表现了作者历经人世坎坷之后坦然淡定的心态。(1分)
(2)作者告诫自己不要浪费时光,不要贪图醉饱声色之乐。(2分)表达了珍惜光阴、专心治学、刻苦自励的精神追求。(2分)


翻译赏析

《次韵夏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上两座青青的山峰,那儿有我幽居的简陋草房,门前没有车马心境平和宁静,在这炎夏里也自然觉得异常清凉。以诗书作为家业未能得到功名,和麋鹿同住山林岁月已很漫长。
在诗句里我任情地指点江山,深奥幽微的道理我阐发得十分精良,不要欺我已是须眉皓白的男儿,我还有豪兴醉倒在美人锦瑟之旁。
注释
①草堂:旧时文人避世隐居,多名其所居为草堂,此泛指简陋的居所。
②诗书发冢(zhǒng):谓以诗书作为家业。发冢:发展家业。
③糜(mí)鹿同群:谓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
④指顾:手指目视。《汉书·律历志》:“指顾取象,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
⑤幽渺致张皇:韩愈《进学解》:“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渺。”幽渺:指深奥隐微的道理。张皇:张大,引申为阐发。
⑥莫欺:不要辜负。九尺:指九尺高的身躯。古尺小于今尺。九尺须眉:指男子。杜甫《洗兵马》诗:“张公一生湖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⑦解:懂得。锦瑟:绘纹如锦的瑟。瑟:古乐器。

【作品鉴赏】
《次韵夏日》通过勉励自己,提出不因生活贫困而改变操守,不贪图安逸而刻苦学习,才能不辜负大好光阴,以求达成自己的志向

此诗是诗人闲居徐州的作品,表现他安贫乐道,刻苦自励,以求在文化上做出成就的志向。诗的开头两句写门对清江,双峰当户,草堂擅江山之美;而草堂中所住的人,也因门闲心静,在长夏自感清凉。门闲,则无人事无谓的纷扰;心静,则尘虑全消,不热衷于富贵名利。足见草堂主人,殊有高致。三四半是劝世,半是自警,也不无身世之感慨。感叹原来想以诗书起家,为了博得功名,甚至也和别人一样,不惜掘墓取书,但功名终薄,此愿难酬。而乡居清适,与麋鹿同群,过着隐逸的生活,反觉得岁月长存,心志安适。这两句是作者经过人世坎坷以后的自警之语。作者此时因党祸罢职闲居,所以有这样的感慨。
五六两句写家居读书之乐,表示功名虽因世事多端不可强求,但沉溺诗书,已成积习。尽管闲居在家,还是和文字结成不解之缘。在诗句之内,可以随心指点瞻顾,不碍为江山的主人。舌端讨论文章的幽深奥渺,可以使传留下来的学问,发扬光大,因而扩大知识的境界。此联对仗工整。含义丰富。耐人寻味,会为文人学者所乐道。作者一生以刻苦读书为事,虽极度贫困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在诗句中,可以使人领会到这种可贵的精神。结尾两句指不要辜负男儿九尺之身,一任须眉斑白而无所成就,人生的时光,是值得珍借的,自己也懂得“醉卧佳人锦瑟旁”的乐趣,但时不我待,贪图醉饱宴乐,决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所以应当刻苦自励,以求达成自己的志向。
全诗于恬静端庄中忽归之于艳丽。写读书做学问的乐趣和志向,此诗“奇货可居”。

作者简介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999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次韵夏日》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