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百字令·投袁大琴南》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0-30 21:05:06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百字令·投袁大琴南
作者:龚自珍

深情似海,问相逢初度,是何年纪。
依约而今还记取,不是前生夙世。
放学花前,题诗石上,春水园亭里。
逢君一笑,人间无此欢喜(乃十二岁时情事)。
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
客气渐多真气少,汩没心灵何已。
千古声名,百年担负,事事违初意。
心头阁住,儿时那种情味。

1、词的上阙,词人回忆了一幅怎样的年少图景?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词的上下阙前后对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回忆少年时光、儿时友谊给自己带来的无尽的欣悦,处处带着跳荡轻快气息的图景。

本是平凡得甚至琐碎的生活细节,在词人笔下则天趣荡漾,如同一片炫丽的阳光洒在心头,弥漫着清新而真率的空气。由烂熳的年少光阴走入了“事事违初意”的成人世界。

2、由上片那样的明媚过渡至下片这样的压抑,其章法、笔力之变幻,思力、才情之跌宕,皆令人叹服。末二句由张返弛,照应全篇,情味绵芊,余音婹袅,是苦心琢磨而近于自然者。以此意气飞扬之时期,撰此意绪苍凉之篇章,未免显得老成一些,然全篇真情流动,一气单行,自有别一种感人的魅力。

翻译赏析

《百字令·投袁大琴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情似海,问相逢初度,是何年纪。
依约而今还记取,不是前生夙世。
放学花前,题诗石上,春水园亭里。
逢君一笑,人间无此欢喜(乃十二岁时情事)。
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
客气渐多真气少,汩没心灵何已。
千古声名,百年担负,事事违初意。
心头阁住,儿时那种情味。
注释
①袁大琴南:即袁桐,定庵少年同学,共师事宋璠,其余事迹不详。
②依约:隐约。
③夙世:前世。
④苍狗看云、红羊数劫:即“看苍狗云、数红羊劫”,谓时间流转,世事变幻,历经坎坷。红羊劫:古人以为丙午、丁未两年为凶年,有大乱。丙丁为火,色红;未为羊,故称国家变乱为红羊劫。
⑤客气:虚骄之气。《宋书·颜延之传》:“客气虚张,曾无愧畏。” 汩没:淹没。 心灵:心头的灵明。
⑥阁:包含,包蕴。王维《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作品鉴赏】
《百字令·投袁大琴南》通过抒写追忆少年时光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及“事事违初意”的无奈之情

词以上下片分为两个情感层次。上片以“人间无此欢喜”六字为归结,重在回忆少年时光、儿时友谊给自己带来的无尽的欣悦,笔调中处处带着跳荡轻快的气息。本是平凡得甚至琐碎的生活细节,在词人笔下则天趣荡漾,如同一片炫丽的阳光洒在心头,弥漫着清新而真率的空气。过片以“无奈”二字引起,由烂熳的年少光阴走入了“事事违初意”的成人世界。其“苍狗看云,红羊数劫”两个精炼的短语写尽了国是人情的升沉变幻,而“客气渐多真气少”、“惘惘休提起”则汇成了词人若干年来奔竞软红尘中的复杂况味,那种白云苍狗、红羊换劫的外部环境对龚自珍来说是构成了深重的压力,也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的。词人悲郁地反问:“汩没心灵何已”?心灵既已汩没,千古声名与百年担负也即全部成空。这正是龚自珍以及与他同时众多精英的大悲剧。词之至此,旨意显豁,而由上片那样的明媚过渡至下片这样的压抑,其章法、笔力之变幻,思力、才情之跌宕,皆令人叹服。末二句由张返弛,照应全篇,情味绵芊,余音婹袅,是苦心琢磨而近于自然者。
这首词作于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作者仅二十五岁。以此意气飞扬之时期,撰此意绪苍凉之篇章,未免显得老成一些,然全篇真情流动,一气单行,自有别一种感人的魅力。

作者简介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6558.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百字令·投袁大琴南》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