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阅读理解试题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0-30 13:09:2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
作者:晁补之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1)本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象:上片描绘了青山渐暗、红日西沉、余霞满天、江水东流、烟波浩渺、渔火迷坞的壮丽而又迷离的景象,勾勒了一幅日暮黄昏江景图。(3分)作用:词人借助景物描写外化了被贬谪的郁闷情怀、羁旅他乡的迷茫心绪,为下片的抒情做了铺垫。(2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上片中的意象,从意象构成意境的角度分析其描写的图景。再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上片着重描绘了江上的景色,为下片抒写羁旅之情做铺垫。
(2)全词表现了词人羁旅他乡的寂寞哀愁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2分)向烟波路几句,写词人回首来路,烟波浩渺,不禁想起千里外的京城,于是感到被贬谪的愁怨和悲哀。词人还以阮籍自比,表达自己归心受阻、不得归隐田园的苦闷。词人又用竹枝歌猿鸟暗烛津鼓等意象烘托自己宦途羁旅的悲苦愁思。(4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由词的标题可知,这是一首羁旅词。标题中的贬字对分析词人的情感有很大的提示作用。再分析此词所描写的意象,青山红日渔灯等景物是词人被贬信州时,在信江边所见,这些景物的色彩是暗淡的,说明词人的心情也是晦暗的。愁断魂伤怨更是直接点出了词人被贬官的悲绪和羁旅的愁苦之情。



翻译赏析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作品鉴赏】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描写了一幅日暮黄昏的江景图,表达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寂寞哀愁及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上片描绘了青山渐暗、红日西沉、余霞满天、江水东流、烟波浩渺、渔火迷坞的壮丽而又迷离的景象,勾勒了一幅日暮黄昏江景图。词人借助景物描写外化了贬谪的郁闷情怀、羁旅的迷茫心绪,为下片的抒情做了铺垫。“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中“为谁苦”这一问中包含着答案,实际上是说“声声怨”的竹枝歌是在为词人自己哀怨,这样写加深了词人的愁怨。全词表现了词人羁旅的寂寞哀愁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向烟波路”几句,写词人回首来路,烟波浩渺,不禁想起千里外的京城,从而勾起被贬谪的愁怨和悲哀。词人还以阮籍自比,表达自己归心受阻、不得归隐田园的苦闷。又用“怪竹枝歌”“猿鸟”“暗烛”“津鼓”等意象烘托词人宦途羁旅的悲苦愁思。

作者简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6533.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阅读理解试题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