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2-11-09 21:10:00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化涵盖了纵向及横向两个运动过程。纵向运动过程是同一文化共同体内部持续性生成、历时性演进的过程,横向运动过程是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开放性对话、共时性交融的过程,所谓跨文化也就是在这两个过程中形成的,跨文化包括互联文化与贯通文化两方面。

跨文化与全球化相对应,互联文化与国际化相对应,贯通文化与世界化相对应。当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国际化,亦即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时,各种文化所构成的国际文化体系,就叫互联文化;当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世界化,亦即超越民族国家的整合时,各种文化所构成的世界文化体系,就叫贯通文化。

互联文化肇始于美国,贯通文化发端于欧洲。这两种概念在本质上都可视为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共同体客观实在的交往关系在学理上的投射或理论抽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例如美国,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互联文化现象,其文化体系往往被定义为一种熔炉,即一种由多元文化混合而成的文化共同体,不同文化圈和亚文化圈保特着相互之同的交流和联系,但却始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的共同文化,就贯通文化来讲,最为明显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即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形成并体现了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文化精神,如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等。

概略地说,互联文化强调文化的特殊性,是一种基于特殊主义的维护现有国际文化秩序的文化理念。这一文化理念蕴涵了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努力在不同文化间寻求互动,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则始终区分文化的中心和外围,强调中心与外围的对立。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是前一方面的表现,美国文化特别是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是后一方面的表现。相反的,贯通文化强调文化的普遍性,是一种基于普遍主义的超越现有国际文化秩序的文化理念。互联文化好比西餐的拼盘式风格,各种文化组合起来,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虽然多元,但并未真正形成一体;贯通文化好比中餐的烹调式风格,各种文化调和起来,你便是我,我便是你,被此融会,真正形成了多元而又一体的局面。

在当今全球格局中,互联文化是比较现实主义的方案,而贯通文化则是纯粹理想主义的方案,与互联文化相比,贯通文化建立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互惠基础上,通过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双边乃至多边互动过程,既不丧失各个文化共同体的特殊性,又能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共同文化观。这一过程并不强调达到某种最终结果,而是注重各文化间的交往程序与方法。它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更合适的战略选择。

(节选自程广云《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1.下列关于互联文化和贯通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互联文化与贯通文化是跨文化的两个方面,前者与国际化相对应,是一种国际文化体系,后者与世界化相对应,是一种世界文化体系。

B.互联文化和贯通文化本质上都可以看做是对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客观实在的交往关系的一种理论抽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C.互联文化肇始于美国,在美国文化体系中有大量的此类现象;而贯通文化发端于欧洲,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是其表现。

D.互联文化好比西餐的拼盘式风格,虽多元文化共存,但并未真正形成一体;贯通文化好比中餐的烹调式风格,各种文化彼此融会,真正形成了多元而又一体的局面。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跨文化是在同一文化共同体内部持续性生成、历时性演进的纵向运动过程和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开放性对话、共时性交融的横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

B.全球化既可以理解为国际化,也可以理解为世界化。国际化是指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世界化是指超越民族国家的整合。

C.美国的文化体系是一种由多元文化混合而成的文化共同体,不同文化圈和亚文化圈保持着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但却始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的共同文化.

D贯通文化中不同文化共同体在双边乃至多边互动过程中并不强调要达到互惠的最终结果,而是注重各文化间的交往程序与方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存的一项是

A.奥林匹克精神是贯通文化的一种典型体现,因为它是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形成的,井体现了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文化精神。

B.欧盟的文化理念是努力在不同文化间寻求互动,达成共识,这与始终区分文化的中心和外围,强调中心与外围的对立的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有所不同。

C.互联文化强调文化的特殊性,其理念在于维护现有国际文化秩序;贯通文化则强调文化的普遍性,其理念在于超越现有国际文化秩序。

D.互联文化是比较现实主义的方案,贯通文化则是纯粹理想主义的方案,在当今全球格局中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应该把互联文化作为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参考答案:

1C(混淆概念,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并不是贯通文化的表现,而是互联文化前一方面的表现。)

2D(理解错误,并不强调要达到互惠的最终结果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中说贯通文化建立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互惠基础上

3.D(与作者观点相左,作者认为贯通文化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更合适的战略选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864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