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丁肇中“三问三不知”有感》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6-26 09:04:02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丁肇中三问三不知有感

陈军 朱慧松

近日,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有同学提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在有的人看来,面对学生的提问,丁肇中教授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然而,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凸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治学之要,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充当先知先觉,认为自己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言权。这是做学问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时下有些专家、学者,总喜欢对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发言、不负责任地乱说一通。结果是专家意见并不专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有些专家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在减弱。与此相对照,让人更觉得作为学术大师的丁肇中的三问三不知,对于学人来说十分可贵,令人警醒。

古语有云: 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学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丁肇中的三问三不知还使人联想到帕瓦罗蒂遭遇的一次尴尬。作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在一个大型演唱会进行到高潮之际,突然停顿下来。举座哗然,连乐队都停下来。帕瓦罗蒂坦诚地说自己忘记歌词了,请求大家原谅,希望大家再给他一次表演机会。在一阵沉寂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事后,有人告诉帕瓦罗蒂:你完全可以做做口型,而不必承认自己忘了词。相信观众肯定会认为是麦克风坏了,而丝毫不会怀疑到你身上。帕瓦罗蒂微微一笑:如果还有下次,我同样会认错。因为事实早晚会被人知道,那对我的声誉影响会更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坦然与诚实,不仅要科学家、艺术家应该具有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不可欠缺的。

(选自《人民日报》)

⒈根据文意解释格物致知的意思。

⒉反复阅读最后一段话,在文中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

⒊用文中的话回答:做学问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

⒋作者认为作为专家,学者在治学方面对不知道的东西应抱怎样的态度?

⒌学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⒍作者在文中批判了怎样的人?

⒎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哪几种?

⒏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⒐读完全文后,谈谈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

1、推究事物的道理而获得知识。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充当先知先觉,认为自己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言权。4、不仅应当老实的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5、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6、批判了总喜欢对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发言,不负责任地乱说一通的专家和学者。7、举例、道理、对比。8、治学之要,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来不得半点虚假。9、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70153.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丁肇中“三问三不知”有感》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