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谈谈科学与文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6-20 05:04:5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谈谈科学与文艺


有位哲学家说过:晶体由于格式有余而缺乏韵味,烟雾因其过于混地而趣情。
科学,长期以来被认为与艺术这种文化的混饨。。但是,20世纪大科学的发展,使科学与艺术愈来愈统一起来,正像晶体与混饨在凝聚态物理学基础上统一起来一样。
不管他们自己意识到没有,文学艺术家们实际上在做着一种理想的社会实验,实施着一种特殊的社会仿真技术。他们用文学艺术的方式,把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事物同构起来,从而通过信息反馈的方法,驱使现实生活向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移动。这种行为模式,同物理学家用橡皮膜上小球的运动模拟电磁场中电子的轨迹,同军事家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模拟战争的场面,同化学家用温度、压力的变化迫使化学反应向着同构方向移动,同工程师用仿生学的技术建造现代化的大楼等等,在认识上,都是一样的。
文艺活动和科学活动都是人类认识大自然(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有机过程。不同的是,文艺现象偏重于感性,科学现象侧重于理性;文艺现象偏重于表现,科学现象倒重于内涵;文艺现象偏重于形象,科学现象侧重于抽象;文艺现象善于用生活原形说话,科学现象善于用生活逻缉论证;文艺现象常常把平凡的事件表现得生动、活泼、多变,而科学现象则往往把复杂的故事描述得单调、冰冷、静寂。一句话,文艺现象是非模式化的科学现象,科学现象是模式化的艺术现象。
报告文学与特写最讲究真实性,因而也最无模式可言,但是,只要进入小说领域,生活便加入作家的思想,开始了文艺的模式化进程。如果说通俗小说仅仅包含了普通生活的逻辑的话,那么,哲理小说则以时代精神,把生活凝固在理想的模式中去。有人说:'叫。说是哲学对文艺的渗透,诗歌是数学对文艺的渗透。这话是有道理的。最自由的诗歌,也要讲究音韵。最格律的诗词,几乎可以用布尔代数写出通项公式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对文艺的入侵,人们简直可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判断一个小说家的特征文风,就像侦探家用指纹来判断犯人的罪行一样。可见,最无模式的文学艺术,亦开始了自身的进化模式。
相反,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亦在向艺术化方向发展。现代模糊数学的出现,就是典型例子。本来,科学最讲精确性与模式化,但是,最近十几年人们发现,最讲精确的电子计算机,在透过模糊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方面,远远不如一个婴儿。因为婴儿在识别母亲的时候,绝不会因为母亲一夜间脸上长了一个粉刺,而拒绝吃奶。但是,最高级的计算机系统,竟然会把长了粉刺的母亲,判断成不是原来的母亲。原因在于它太精确了,精确到了由于一点微小差异就忽视质的规定性!所以,当代科学技术愈来愈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模糊数学的应用,尤其是模糊识别技术,使得现代科学愈来愈减少模式化程度而带上艺术性。谁越能凭经验选择隶属函数,谁就越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像一个作家,谁愈具有生活积累,谁就越能把时代精神表现得更加科学一样。


【阅读提示】
读议论文,首先要能抓得住论点。否则,读与不读就没什么差别了。什么叫论点?它与论题是不是同一回事?论点一般在什么地方出现?答案是: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与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而论题只是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它并没有明确表明作者的见解或主张,因而不是论点。但因二者经常在题目出现,所以有些同学就把它们混淆了。至于论点出现的位置,可以是标题,也可以是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些则出现在文章的中间。请分辨一下,本文的论点出现在什么地方,并注意看看后面的五篇议论文,哪些的标题是论点,哪些的标题是论题,论点分别在哪里出现。


【思考练习】
1.选出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混饨 内涵 模式
A. Dūn hn m B. dūn hn m
C. Chn hān m D. tn hn m
2.第一段的两条横线上,应依次填入哪一组词语才恰当?()
A.皆有 风马牛不相及B.皆无 格格不入 C.皆备 异曲同工D.无穷 如出一辙
3.也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文艺中的科学现象B.科学与艺术的相互转化
C.科学与艺术的相互渗透D.科学与艺术应该统一
4.第二段的内容主要在于说明什么问题?()
A.文学艺术家是在做社会实验,实施特殊的社会仿真技术
B.文学艺术家的行为模式与科学家的行为模式相同。
C.文学艺术家的行为模式与科学家的行为模式在认识上都是一样的。
D.文学艺术家与科学家认识一致,行为模式相同。
5.第三段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__改为______改为___
6.填空题。
l)本文标题是____(论点 论题)。
2)已学过的课文中标题是论点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举一个)。
3)已学过的课文中标题是论题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举一例)。
4)用论点做标题的好处是____
用论题做标题的好处是:_____
7.第四段中入侵一词为什么要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______
8.简答题。
l)本文论点是什么?________
2)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段中,举婴儿识别母亲和计算机系统判断母亲的例子,主要目的是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1.谈谈科学与文艺 1.A2.B3.C4.C 5.形,改为型缉,改为辑 6.(1)论题(2)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3)如《谈骨气》(4)用论点做标题,能鲜明地表明作者的态度;论题式的题目,能吸引读者,启发他们的思考。 7.表示这个入侵具有特殊含义而不是采用原意。这里是指计算机已经进入了以前与之毫不相干的文艺领域。不用进入而用入侵,使较枯燥的议论文语言显得生动。 8.(1)论点:20世纪大科学的发展,使科学与艺术愈来愈统一起来。 (2)科学在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 (3)现代科学需要减少模式化程度而带上艺术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6827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谈谈科学与文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