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屠岸:诗歌是我的圣坛》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5-12 01:03:56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屠岸:诗歌是我的圣坛

在《诗爱者的自白》一文中,屠岸写道:我是诗的恋者,无论是古典,浪漫,象征,意象;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只要是诗的殿堂,我就是向那里进香的朝圣者。
  忆起自幼对诗歌的迷恋,屠岸说,这是受到母亲的影响。那时家中有一幅对联:春酒熟时留客醉,夜灯红处课儿书。下半联描述的就是母亲教他古诗的情景。
  屠岸的母亲屠时是常州的才女,擅诗、书、画、音乐,尤其在诗词丹青方面,造诣颇深。母亲从他小学三年级开始,每晚教他吟诵古诗文。母亲的吟诵是按照家乡常州的吟诵调,抑扬有序,疾徐有致,像动人的音乐。14岁那年他生了一场大病,母亲日夜守候,并吟诵诗词给他听,当她吟颔联和颈联的时候,我感到她的嗓音中放射出一种特异的感情色彩。从母亲的吟诵中感到的心灵震颤,至今仍会在他心头再现。
  稍长,他开始倾心于白话新诗和外国诗歌经典。高二时,他从表哥在光华大学英文系所学的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中,抄下了一百多首英诗,一首首研读,用了两年多时间研读了一遍,有的诗篇烂熟于胸。
  出于对英诗的浓厚兴趣,读大学时他集中精力投入诗歌翻译。1946年,他的译诗稿开始投向《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唐弢对这个23岁的大学生的译作甚为重视。诗人里尔克的《寂静的时候》、麦克里的《在弗兰特的旷野》、斯蒂芬斯的《憎恨》,6个月中,他在《笔会》上发表了15篇作品,高密度的发表,给了年轻的屠岸以巨大鼓励。
  诗歌,使他沉醉、痴迷、狂喜,也因为诗歌,使他在困苦岁月里得到精神的慰藉。在文革最暗淡的时期,是诗歌使他获得继续面对生活的勇气。
  他犹记得当年在干校劳动,每当割高粱时心中总要默诵英文诗歌,把切割动作和诗行节奏结合,汗流浃背,但身心痛快。挥臂割完高粱,还要用手镰把高粱穗从秆上扦下,他时常一面默诵济慈的《秋颂》,一面扦穗,节奏舒缓,心态平和。书被抄走了,但心中镌刻的诗是抄不走的。屠岸说。
  他还常以诗歌来恢复心灵的安宁。1980年代中期,他患了严重的忧郁症,一度彻夜失眠。有一夜,他偶然睡着了,醒后回忆,睡前正在默吟白居易的《琵琶行》,沉浸在诗的氛围里,无意中进入了久违的梦乡。从此,他时常通过默吟来召唤睡神,或杜甫、白居易,或莎翁、济慈, 默诵使他平静安宁。
  屠岸爱诗,也希望自己的后辈懂得欣赏好诗。在他的建议下,曾有几年,家中每周或每半月举行一次诗会,以小外孙的名字命名为晨笛家庭诗会。全家聚集一堂,欣赏古诗和新诗。
  家庭诗会中,屠岸先生用祖传的常州吟诵调吟诵古诗词,必是最受欢迎的节目。常州方言的声调体系与中古汉语声调体系接近,能保留古诗文的音韵美。2008年,常州古诗词吟诵被列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定的常州吟诵调代表性传人有三位:赵元任,周有光,屠岸。从这年冬天起,他在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安排下,每周进行一次录音,他的心愿就是让这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晚年的屠岸丝毫没有暮年颓唐的心绪。我每天想的是赶快做,每天做的是赶快写。我还要向前行,不能放下我的笔,我不能停下我的步。1941年,18岁的屠岸第一次发表诗作《美丽的故园》。如今,91岁的屠岸先生每天仍坚持工作、阅读。

诗歌创作70余载,他至今仍感到写诗的冲动始终存在,没有退潮。有时已经上床入睡,如果出现诗思,立 即起床把灵感记下。屠岸说,自己的创作方法是抛开思维定势,带着新鲜的眼光看待、观察熟悉的世界,从中发现新鲜的东西并用新鲜的语言加以表现。没有新鲜感就没有诗,我每天看到东西都是新鲜的,太阳存在亿万年,但是每天看它都是新的。我完全可以做一个婴儿,去拥抱生活。把每一天看做新的生命的开始,就不会萎顿、不会沉沦。屠岸始终喜欢接受新事物,像年轻人一样投入地工作。他推崇常州话里的老合小,希望自己虽然肉体老化,但如果还天真烂漫,就不会感觉到老。
  屠岸也没有停止翻译,小女儿章燕是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父女俩合作出版了莎士比亚长篇叙事诗《鲁克丽丝失贞记》、狄金森诗歌选《我知道他存在》等,有的是共同翻译,有的是女儿翻译后,屠岸修订。
  在耄耋之年依然保有丰沛的诗情,屠岸先生比喻自己的心境深秋有如初春,那是红树黄花浸透了的丰盈,如同他在《树的哲学》一诗中所写:我/愈是深深地扎下/愈是高高地伸展/愈是同泥土为伍/愈是有云彩作伴我于是有了粗壮的树干/美丽的树冠/我于是长出了/累累果实/具有泥土的芳香/像云霞一样/彩色斑斓。

相关链接

①洪子诚、刘登翰在《中国当代新诗史》中所写:屠岸是执着的美的不懈追求者,细心且有耐性地去发现事物中的美、圣洁、欢愉。直到晚年,屠岸的诗也仍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一种不做作的诚挚的童心。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传记开篇引用屠岸《诗爱者的自白》一文中的语句,形象地揭示出屠岸与诗歌的密切联系,巧妙地点明了屠岸的诗人、翻译家身份。

B.因为诗歌能使他在困苦岁月里得到精神的慰藉,在文革最暗淡的时期获得继续面对生活的勇气,所以屠岸才对诗歌沉醉、痴迷。

C.在割高粱时心中默诵英文诗歌,睡前通过默吟来召唤睡神。这两件事生动地说明了诗歌已经镌刻在屠岸心中,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D.屠岸不仅自己爱诗,还希望后辈懂得欣赏好诗。因此,他建议举办家庭诗会,全家 一起欣赏古诗和新诗;会上,他还亲自吟诵古诗词。

E.《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本评价屠岸是执着的美的不懈追求者,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他的诗歌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诚挚的童心。

(2)为什么说诗歌是屠岸先生的圣坛?请联系全文进行简要分析。(6分)

(3)年过九旬的屠岸先生深秋有如初春的心境具体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屠岸先生在诗歌创作、翻译上为何能取得伟大成就?请联系材料探究其中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答D得3分,答E得2分,答C得1分,答A、B不得分。(C项,这两件事生动地说明了诗歌已经镌刻在屠岸心中,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不够准确、全面。这主要是为了说明诗歌能给他精神慰藉,使他心灵安宁。A项,巧妙地点明了屠岸的诗人、翻译家身份不正确。这句话只能说明屠岸对诗歌的挚爱。B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2)回答诗歌对他的意义和他对诗歌的情感。

①诗歌使他在困苦岁月里得到精神的慰藉,获得继续面对生活的勇气,恢复心灵的安静。

②诗歌创作让他保佑新鲜的眼光、天真烂漫的心态。使得他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然有年轻的心。

③他是诗的殿堂的朝圣者,自幼极其迷恋诗歌,稍长后倾心于白话新诗和外国诗歌经典,读大学时致力于诗歌翻译。诗歌,使他沉醉、痴迷、狂喜。

④常州吟诵调这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是他的心愿。

(每点2分,4选3,共6分。)

(3)①每天仍坚持工作、阅读、翻译;坚持文化遗产的传承事业。

②在耄耋之年依然保有丰沛的诗情和写诗的冲动,并写诗明志;

③保持年轻的心态、发现新鲜的眼光,喜欢接受新事物。

(每点2分,共6分。)

(4)客观上:

①家庭的熏陶。从小母亲便教他古诗,从母亲的吟诵中感到的心灵震颤, 从而对诗歌极其迷恋。表哥的《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使他对英诗产生浓厚兴趣。

②前辈的帮助。《笔会》主编唐弢对其译作的重视给了他巨大鼓励。

主观上:

③自我的坚持。从幼年到老年,无论是逆境中还是顺境中,他都坚持阅读、默诵、创作、翻译诗歌。

④强烈的兴趣。他对诗歌极其迷恋,无论是古典,浪漫,象征,意象,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也不论是白话新诗还是外国经典诗歌,他都十分喜爱。

⑤新鲜的心态。抛开思维定势,带着新鲜的眼光看待、观察熟悉的世界。始终喜欢接受新事物,像年轻人一样投入地工作。

(每点2分。5选4。如回答其他,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56057.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屠岸:诗歌是我的圣坛》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