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唐朝的反腐败》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4-17 09:02:48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唐朝的反腐败

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驱天下以纵欲,罄万物而自奉,终致率土分崩,深刻指出:为主贪,必丧其国。他即位伊始便把后宫美女释放3000人,任其择偶出嫁。贞观十二年(638年)出巡山西,浦州刺史赵元楷大肆铺张接迎,太宗斥责他此举纯属亡隋弊俗,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唐朝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是唐律中的《职律》。唐律规定对监临主司受财二十五匹绞,收受钱财而枉法者加役流。形象点说,在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县长和处长们)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唐太宗曾告诫群臣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谕劝百官不要因贪图钱财而毁了身家性命。《唐律诈伪》设有谎报、虚报政绩罪,即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均属此列。《唐律职制》设有请托说情罪,明确规定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也要禁止。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只要开口,就要杖一百;如果枉法,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唐律》还规定,主管官员受财枉法,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并且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判处绞刑。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牛羊瓜果等供馈,或向百姓借贷财物,役使人力等,均以贪污罪论处,以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而普通百姓盗窃,即使五十匹,只是流放服役而已。

唐代开始,监察官二周年一替,且以较快的速度升迁,既鼓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防止了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因为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唐代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德、行两个方面。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对君主的忠、信、笃、卫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政绩的好坏等。德的标准是四善: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简称德、慎、公、勤。这四善是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行能政绩的考核标准有二十七条,称之为二十七最。这二十七条标准是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而言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各项中对唐律中相关反腐败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律》中的《职律》是唐朝制定的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其中有对官员收受钱财进行严格的处罚的规定。

B.《唐律》规定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政绩,是一种犯罪,可以看出唐朝对官员的政绩考核较为严格。

C.《唐律》也禁止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要杖一百并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

D.《唐律》对主管官员受财枉法有严格的规定,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十五匹判处绞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隋朝灭亡,深刻指出官员腐败的严重后果,并在上任伊始便释放宫女3000,这反映出他反腐的决心。

B.唐太宗反对官员铺张浪费,出巡山西时严厉斥责赵元楷,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

C.唐朝对贪污受贿的处罚十分严厉,规定正七品官员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D.为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唐律规定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或向百姓借贷财物等,均以贪污罪论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律规定普通百姓,即使盗窃五十匹绢,也只是流放服役,可见唐律对百姓犯罪处罚比较宽松。

B.为了鼓励官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唐代开始,实行监察官二周年一替制度。

C.唐朝主要从德、行两个方面对官吏进行考核,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等。

D.唐朝对官员的考核有明确的标准,有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 四善,还有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的考核标准二十七最。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49753.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唐朝的反腐败》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