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同车人的啜泣》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4-14 17:00:00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同车人的啜泣

木心

秋天的早晨,小雨,郊区长途公共汽车站,乘客不多。

我上车,选个靠窗的座位窗下不远处,一对男女撑着伞话别。

女:上去吧,也谈不完的。

男:我妹妹总不见得十恶不赦,有时她倒是出于好心。

女:好心,她有好心?用手掌在自己脖子上作刀锯状:杀了我的头我也不相信。

男:肝火旺,妈的病是难好了的,就让让她吧。

女:谁没病,我也有病。娘和女儿一条心,鬼花样百出。

男:真怕回来

女:你不回来,我也不在乎,他们倒像是我做了寡妇似的笑话我。

男:讲得这么难听?

郊区和市区,一江之隔。郊区不少人在市区工作,周末回来度假,多半是喜气洋洋的。这对男女看来新婚不久,一星期的分离,也会使女的起早冒雨来送男的上车。凭几句对话,已可想见婆媳姑嫂之间的风波火势。男的无能息事宁人,尽管是新婚,尽管是小别重逢,烦恼多于快活就是这样的家庭小悲剧,原因还在于婆媳姑嫂同吃同住,闹是闹不休,分又分不开。从两人苍白憔悴的脸色看,昨夜睡眠不足,男的回家,女的当然就要细诉一周来的遭遇,有丈夫在身边,嗓门自会扯高三分。那做婆婆、小姑的呢,也要趁儿子、哥哥在场,历数媳妇、嫂子的新鲜罪过,牵动既往的种种切切为什么不分居呢,那是找不到别的住房,或是没有足够付房租的钱。复杂的事态都有着简单的原因。

我似乎很满意于心里这一份悠闲和明达,毕竟阅人多矣,况且我自己是没有家庭的,比上帝还简单。

快到开车的时候,他二人深深相看一眼,男的跳上车,坐在我前排,女的将那黑伞递进车窗,缩着脖子在雨中奔回去了。

那人把伞整好,挂定,呆了一阵,忽然扑在前座的椅背上啜泣起来

同车有人啜泣,与我无涉。然而我听到了那份话别,看到了苍白憔悴的脸,妄自推理,想象了个大概,别的乘客不了解此人为何伤心,我却是明明知道了的。

并非我生来富于同情,我一向自私,而且讲究人的形象,形象恶俗的弱者,受苦者,便很难引起我原已不多的恻隐之心。我每每自责鄙吝,不该以貌取人;但也常原谅自己,因为,凡是我认为恶俗的形象,往往已经是指着了此种人的本心了。

啜泣的男人不是恶俗一类的,衣履朴素,脸容清秀,须眉浓得恰到好处。中等身材,三十岁不到吧。看着他的瘦肩在深蓝的布衣下抽动,鼻息声声凄苦,还不时长叹、摇头怎样才能抚及他的肩背,开始与他谈话,如何使母亲、妹妹、妻子,相安无事会好起来,会好起来的。

先关上车窗,不是夏天了,他穿得单薄。

啜泣声渐渐平息,想与他谈话的念头随之消去。某些人躲起来哭,希望被人发现。某些人不让别人找到,才躲起来哭。这两种心态,有时也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的。

提包里有书,可使我息止这些乏味的杂念。

是睡着了,此人虚弱,会着凉生病,脱件外衣盖在他肩背上就怕扰醒了,不明白何以如此而嫌殷勤过分坐视别人着凉生病扰醒他又要啜泣,让他睡下去这人,结婚到现在,休假日都是在家庭纠纷中耗去的这是婚前没有想到的事想到了的,还是结了婚

岂非我在与他对话了。

看书。

将要到站,把书收起,正欲唤醒他,停车的一顿使他抬起头来没有忘记拿伞。下车时

我注视他的脸刚才是睡着了的。

路面有了淡淡的阳光,走向渡江码头的一段,他在前面,步态是稍微有点摇摆的那种型。他挥动伞挥成一个一个的圆圈,顺转,倒转吹口哨,应和着伞的旋转而吹口哨,头也因之而有节奏地晃着晃着

是他,蓝上衣,黑伞。

渡江的轮船上站满了人,我挤到船头,倚栏迎风是我的谬见,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容易悲哀的人容易快乐,也就容易存活。管壁增厚的人,快乐也慢,悲哀也慢。淤塞的导管会破裂。真正构成世界的是像蓝衣黑伞人那样的许许多多畅通无阻的导管。如果我也能在啜泣长叹之后把伞挥得如此轻松曼妙,那就好了。否则我总是自绝于这个由他们构成的世界之外他们是渺小,我是连渺小也称不上。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

11.文章是围绕同车人的啜泣展开的,请据此梳理本文的叙述脉络。(4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评价鉴赏)。

【参考答案】(1)我在车站偶遇一对男女撑伞话别。(2)蓝衣人在车上的啜泣引发了我内心的矛盾纠结。(3)蓝衣人不再啜泣,下车后变得快乐起来。(4)由蓝衣人情绪的变化引发我的人生感悟。

【试题分析】即文本思路的梳理,先要明确概括的角度同车人的啜泣,即从蓝衣人的角度:与妻子话别(上车前),车上啜泣,下车后的快乐,引起我的感慨。

12.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

(2)如果我也能在啜泣长叹之后把伞挥得如此轻松曼妙,那就好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1)人活世上都会经历喜怒哀乐,一直到生命终止,不应把情绪都贮存在心中,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各种情境。

(2)容易悲哀的人容易快乐,我期望自己的人生导管不被淤塞,能够畅通无阻。

【试题分析】句子含义的理解一是要回到原文中,根据语境(包括全文)来理解;二是要注意表层和深层意思的区别,一般是先解释表层意思(这步可以省略),再阐释其深层含义。如第(1)句,用容器和导管两个比喻,导管本来是指用来输送液体的管子,这里是比喻情感宣泄的途径。是说人对于人生中的喜怒哀乐都应该及时倾诉或宣泄,不要郁积心中,这样才能坦然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情形。第(2)句说是我不能像蓝衣人那样悲喜的转换能如此之快,表达了我也渴望自己能及时疏导自己的情感的愿望。

1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处文字细节描写的作用。(6分)

他挥动伞挥成一个一个的圆圈,顺转,倒转吹口哨,应和着伞的旋转而吹口哨,头也因之而有节奏地晃着晃着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评价鉴赏)。

【参考答案】这段细节描写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蓝衣黑伞人的轻松与快乐,使这个人的形象更丰满,与前文啜泣悲伤的情形形成对比,为下文作者抒写人生感悟做了铺垫。

【试题分析】一定要看懂题目,不是语言赏析题,而是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题。作用的分析是套路化的,分别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内容上要看具体描写的内容,该句是对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就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即写出了蓝衣人轻松与快乐的心情,在前后的对比中刻画了这是一个易悲而又易喜的人。在结构上为引出下文作者的人生感慨作铺垫。

14.本文多次写到我的矛盾心理,比如欲言又止、想给他盖件衣服却又没有去做等。

(1)请结合文本分析论述我为什么如此矛盾纠结?(2)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这种矛盾纠结的看法。(8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参考答案】(1)①并非我生来富于同情,我一向自私说明我一般不会随随便便对人施予同情。

②某些人躲起来哭,希望被人发现。某些人不让别人找到,才躲起来哭。这两种心态,有时也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的。我理解并尊重他的隐私,怕自己冒失地去关心,反而让他尴尬。

③就怕扰醒了,不明白何以如此而嫌殷勤过分内心同情,想要帮他,却又怕被他误解。

④扰醒他又要啜泣,让他睡下去睡梦中他可以忘却一切,怕扰醒他,让他重陷烦恼中。

(2)示例一:这纠结体现了我的操守和修养,不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轻易给人同情与施舍,是清高,更是我对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路历程,尊重就是对他人最好的关爱。

示例二:我没有必要活得这么纠结。人就应该像蓝衣黑伞人感受真实的情感,享受简单的快乐,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试题分析】关键是对题目的理解和答题角度的切入。第(1)题问的是对我内心纠结原因的分析。我的纠结既有自己的原因,更有对对方的考虑,所以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回答。我本就是一个并非我生来富于同情的人,但面对一个男人的啜泣又不能无动于衷;当准备安慰他时,又在乎对方是否接受、能否理解,是否侵犯了对方的隐私,等等。第(2)题实际是对作者心理及为人的探究,我的纠结既反映了我有自己的做人准则、有自己的操守;不轻易地表达对一个伤心人的关怀,既是对对方的尊重,当然也可能有自己考虑过多的原因等。

【试题述评】本次选择的文本是散文,与2022年高考安徽卷文体一样。但由于木心作品的特殊性,加上所选文字有着一定的情节性和较多的对话描写,有不少考生误判为小说。也就导致题目解答中专业术语的错误运用。这也可能是命题者没有想到的,其实只要在题目中明示一下即可。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小说和散文阅读及答题上的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近三年安徽卷在散文文本的选择上有加大阅读难度的倾向,这也是符合阅读的本来意义,只要能读懂文本,题目应该是不难做的。适度地阅读一些有深度的文本,并从中感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准,是要应该引起考生关注的。本文看似易读,但真正读懂也不是很容易的,好在题目设置的难度不大,都是常轨性。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让自己和这文字的作者一起,细读文本,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像他那样去体察最细微的情绪,经历无可名状的情感的起伏,和他的文字一起升华。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4897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同车人的啜泣》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