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中美慈善之比较 梅砥宪》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4-10 21:06:3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中美慈善之比较 梅砥宪

作为现代慈善事业发源地之一的美国一直是中国取经的对象,但是,只有厘清中美慈善发展经历中的异同,才能用好这块他山之石。

经常有人怀有这样的疑问:美国人民的慈善感情是怎么炼成的?他们怎么这么喜欢捐钱,而且怎么捐得这么放心?中国人怎么这么不相信别人?似乎这些搞慈善的人个个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些慈善机构背后也一定有种种难以言说的猫儿腻。

其实和中国一样,美国的早期慈善家和慈善机构同样经历了大量质疑。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被认为是现代慈善事业的奠基人。他在1908年提出成立基金会之初,要求在国会立案,主动接受国会监督,但从总检察长到总统都怀疑其动机是企图用另一种方式永久拥有其财富,国会也是抵制多于支持。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未能在联邦政府注册,只能于1915年在纽约州根据州法律注册。但是仍受到联邦政府的调查和抨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认为,围绕着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辩论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强化了基金会的独立性:一是独立于政府,确定其私人性质;二是独立于其初始捐赠者或其家族,日益脱离其意志的影响。

美国的基金会不仅要面对公众的质疑,而且要面对政府的质疑,接受官方的调查。而中国国字头的公募基金会则主要需要面对公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的现状之下,中国公众对基金会的质疑,往往直接转化成愤怒。因此,尽管中国官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压力更小,但其因此而承担的风险却大大增加。

美国的慈善事业发端于民间,茁壮于民间,尽管官方出于担忧曾经采取过限制措施,但总体来看,民间不断壮大的进程从未被中断。

中国的慈善事业尽管同样发端于民间:1949年以前,来自西方国家的宗教组织、其他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慈善救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育婴堂、救济院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非政府组织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被取缔,少部分则由政府接管,改组为官方的福利机构。

学者熊培云呼吁重新寻找和发现社会的价值。只有官方重新肯定社会的价值,并从中抽身出来,中国慈善才能回到正常的轨道继续前行。

15.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中美慈善事业的不同特点。(4分)

16.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举例分析。(3分)

17.根据文章信息,请你谈谈中国慈善事业的出路在哪里。(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4786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中美慈善之比较  梅砥宪》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