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埋在地下的人生哲理》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3-30 21:05:32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埋在地下的人生哲理

在新疆吐鲁番以东42公里的戈壁沙滩上,有一座举世称奇的地下博物馆。那里不但保存着大量千年不腐的古人干尸,还珍藏着无数的珍贵文物,它就是著名的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著名的高昌古城北郊,整个墓群从古城东北一直延伸到西北,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在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埋有自晋至唐的古墓数千座。这些墓葬没有碑刻、祠堂、树林等地面纪念物,甚至连封土都没有。地面上除了砾石沙丘,几乎见不到任何墓葬标志。每座墓葬基本上都由斜坡墓道和深约四五米的单 室或双室墓室组成,极个别的还有天井。墓中的尸体就摆放在土洞墓室中的土台子上。由于当地气候极为干燥,80%的尸体葬后都变成干尸木乃伊。

墓葬中保存的文物也极为丰富。仅文书一项,目前就已整理出1700多件。这些文书,上起西晋,下至唐代,历时500多年,包括契约、账簿、官府文书、 信札、经籍写本等;大自典章制度、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小到礼尚往来等生活 琐事,涵盖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墓中随葬的大量 陶佣、木俑、丝织品等,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墓中还保存了大量彩绘壁画。这些壁画内容广泛,题材多样,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尤为难得的是,在一座墓的墓室中,保存有6幅壁画。这6幅壁画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墓主人的道德操守和理想愿望,也阐发了一些可贵的人生哲理。

第一幅画画着一个欹器,墓主人以此警戒自己:满招损,谦受益,时 刻都不能骄傲自满。这种欹器,是一种两头稍尖、支点易偏的盛水容器。无水时,它向一边略微倾斜;盛满水时,它立即会向一边倾倒;水不满时,则可稳定地挂在特定的支架上。于是古人便将其置于案侧,取名宥坐,放在座位右边,当作劝告之器。当年孔子在鲁桓公庙看到这种欹器时,便说: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确切地说明了欹器的特点。

第二幅画画一绿衣人,胸前写有玉人二字。玉人原为周朝太庙阶下的雕像,表情温和,好像在控制着内心的欲念。其意在教人节制物欲,修身养性,端正操守,守身如玉。

第三幅画画一人用布巾勒住嘴巴,胸前写有金人二字,意为做人应该少说多做,惜言如金。这里用的是金人缄口的典故,说的是孔子曾在周朝太庙右阶下,看见铸着一个金人(铜人),嘴上被布缠绕三周,即三缄其口,背后有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第四幅画画一人两手张开,侃侃而谈,胸前写有石人二字,意在教人要敢于仗义执言,立场坚定。石人原也是周朝太庙阶下的雕像,与右阶金人的位置相对,胸前也有铭文:无少言,无少事。

第五幅画为墓主人的画像,他正在屏神凝息,闭目深思,也许正在考虑如何应对这复杂的人生?

最后一幅画画一筒状容器,上有一刻度线,东西装得过了线,便会从筒底漏掉,意为做人应当廉洁,不要贪得无厌

六幅普通的画,却讲述了如此丰富的人生哲理,也留给人们太多的思索

8.本文分别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阿斯塔那古墓群 ?(3分)

9.文中画线的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

10.文章标题中的人生哲理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5分)

1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新疆吐鲁番以东42公里的戈壁沙滩上,有一个阿斯塔那古墓群,它举世称奇,被誉为地下博物馆。

B.阿斯塔那古墓群中保存的文物极为丰富。作者重点为我们介绍了文书、陶俑、木俑、丝织品等。

C.在阿斯塔那古墓群一座墓的墓室里有一幅壁画上的玉人原为周朝太庙阶下的雕像,与金人的位置相对。

D.墓室第一幅画画着一个欹器,墓主人以此警戒自己:满招损,谦受益,做人应当廉洁,不要贪得无厌。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置、规模及构造: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的文物;阿斯塔那古墓群壁画介绍。

9.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阿斯塔那古墓群规模的宏大。同时也为下文具体介绍阿斯塔那古墓群做铺垫。

10. 满招损,谦受益,时刻都不能骄傲自满;节制物欲,修身养性,端正操守,守身如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无少言,无少事;做 人应当廉洁,不要贪得无厌(一点一分) 11.A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4478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埋在地下的人生哲理》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