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造句 林斤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3-24 01:08:33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造句● 林斤澜

汉山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辛苦了一天,傍晚下班,还要撑着脚步,绕道家访--就是找找家长,特别是判分发生问题的时候。
家长刚下班回家。沏上一杯龙井,眼望绿雾如烟,肠胃自在舒张,看见班主任来了只好顺手让茶。
班主任微微喘着气,接过碧绿茶,不觉连喝几口,手里递过去作业本。家长竟觉得班主任太认真了,自己忍着叹气,皱着眉头打开本子--
造句:天真--昨天真倒霉。
家长愣了愣,不由得暗笑:刘强这小子不是不会。就是犟。成心。
造句:天气--这两天气得我气儿不打一处来。
家长心想:还带气儿,过分了。也别说,思想倒活跃。
造句:天天--李石叫天天不应。
家长忖度:歪用成语。可用得还四平八稳的他妈老埋怨名字起歪了:刘强,听着是牛犟。可你犟得过老师?
班主任喝完了碧绿茶,出来一句话:这叫人怎么判分?
谁都明白判分的分量。分就是成绩,就是价值。小成绩加起来就是大成绩,就是前途,就是命运。家长接着往下看--
造句:但是--毛保宝打水漂打开了李石的脑袋,但是他爸说开个价吧。
家长心头一跳:这里边藏着事儿。回头叫刘强,刘强没答应。莫非找李石去了?赶紧跟班主任说:就在胡同口,李石怎么在把角那儿练起摊儿来了。
说着拉上班主任往外走,路上班主任告诉家长,毛保宝的爸爸是大款,难怪开口就是开价。李石的爸爸刚下岗,妈妈又偏瘫,李石三天没来学校说着走到胡同口,黄昏里,看见摊子已经归置在一边,刘强正指点着裹着纱布的李石,在作业本上划拉着什么。家长望着班主任一笑:好一幅补课图画。
班主任正要往前抢上一步,又见李石的爸爸蹬过三轮车来,李石和刘强架起瘫在摊儿边的妈妈,连抱带抬上了三轮,推着过马路去了。
家长随着班主任走到摊儿前,班主任随手拿起作业本,习惯地翻看。家长却盯着儿子的背影,心想谁说牛犟跟缺根弦儿一般?看看从什么角度判分吧。我也来造句,也造造但是可以有个性,但是不可以狂。家长自觉有点抹稀泥的味道,又来一句:乐于助人,但是也要坚持原则。眼角里看见班主任对着作业本摇头,又判了不及格了吗?再来一句:判分不等于一切,但是关联着一切。好哩,家长给自己判了声好。虽说还是抹,可是他认为抹得好。正当他自我欣赏的时候,却又看见班主任把作业本一摔,扭头就走了。
家长赶紧抓过本子看孩子们的补课:
造句:但是
--班长哪门功课也不是尖子,但是他听话第一;
--老师说教师节不要送礼,但是家长们送脑黄金脑白金;
-赵庆什么都不送也当干部,但是他妈是局长。
--老师教导我们不说假话,但是说真话不及格。
这时,家长看见刘强和李石送走了车,正合计着什么往回走来了。还造句吗?简直是哥儿俩。家长的精神一恍惚,眼前竟出现汉山小学的班主任和家长自己。班主任一身绿茶水变稠了,硬了,化不开了,跟苦胆似的吐出苦水:糟糕,把判分忘了。家长自觉透明,毫不抹稀泥,说:真棒,把判分忘了!
1. 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这篇小说通过记叙班主任的课后家访,旨在表现老师工作的认真、艰辛,讽刺了以刘强父亲为代表的部分家长惯于抹稀泥的教育作风。
B. 这篇小说以造句为切入点,折射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映现在小学生纯真的眼中,读来就更令人深思。
C. 本文由判分开篇,以忘了判分作结;由绿茶铺垫,以茶水变苦水收场;中间以各色造句相承转,组织有章法,读来颇为顺畅。
D. 判分不等于一切,但是关联着一切,可理解为对学生一时一事的评价尽管未必反映其全面素质,但这种评价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E. 这篇小说的语言一改同类作品直白、浅露的特点,总体来看,用语颇为典雅,带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学生刘强这一人物形象。(6分)

3 作品以造句为题,文中两个小学生造出了许多句子,这些句子大体可分为三类:(1)不符合一般造句要求的句子,如天真--昨天真倒霉;(2)用词不很恰当、感觉不很通顺的造句,如但是--赵庆什么都不送也当干部,但是他妈是局长;(3)符合要求的正确造句,如老师教导我们不说假话,但是说真话不及格。任选其中两种造句,简要分析作者如此造句有何意图。(4分)

4. 作品的结尾,班主任和家长都说了一句把判分忘了,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含义?(4分)

答案:

1. A(旨在表现讽刺了的分析失当,本文要表现的是对传统教育评价的反思,而并非礼赞。)E(用语颇为典雅,带有浓郁的文学色彩的分析失当。本文的语言较为朴素、自然,只是有些话没有说尽,意在留有余味,这与典雅和浓郁的文学色彩差别很大。)[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项2分。]
2. 刘强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有意将句子造歪,表现了他的倔强;通过造句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对不合理的现实能够怀疑、肯于思考的孩子;同时,在与李石的交往中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个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的孩子。[评分标准:本题6分。倔强的个性、思考的精神、助人的品德,3个要点各2分;须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才符合要求。]
3 (1)不符合一般造句要求的句子(如天真--昨天真倒霉天气--这两天气得我气儿不打一处来等),表现了学生有意打破规则、无视老师要求的反抗情绪。(2)用词不很恰当、感觉不很通顺的造句(如但是--赵庆什么都不送也当干部,但是他妈是局长但是--毛保宝打水漂打开了李石的脑袋,但是他爸说开个价吧等),表现了孩子们急欲表达对某种不合理现象的看法,甚至顾不得用词的妥贴,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心理。(3)符合要求的正确造句(如老师教导我们不说假话,但是说真话不及格班长哪门功课也不是尖子,但是他听话第一等),准确地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表达了他们对当前教育问题的真实看法、意见。[评分标准:本题4分。任选两种造句方式,每种2分;结合作品的主题,分析合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4. (1)班主任说糟糕,把判分忘了,表现出一种困惑,即不知该如何对学生作出评价;
(2)家长说真棒,把判分忘了!,含有对僵化、单调的评价标准的不满,表达了期望改革的心愿。[评分标准:本题4分。班主任、家长双方各2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42813.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造句    林斤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