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独坐》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2-10-16 17:10:21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独坐
作者: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寂。
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
C.朱绂,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写江天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
E.这首诗写了作者秋日独坐所见之景及其丰富的内心感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具有和强的艺术感染力。
2.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参考答案
1、A、E (B项 令人心情愉悦理解有误 C项,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项 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分析有误)
2、第一问:黄昏之际归鸟投林、羽翼轻盈的景象。第二问:既含有诗人对倦鸟归林的羡慕,又饱含人生暮年漂泊孤独、仕途失望、思乡盼归的隐痛。

翻译赏析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379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独坐》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