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张耳》阅读附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4-17 23:26:02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完成第1——4题。(12分)
张耳
张耳、陈余,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陈①,为里监门②以自食。吏尝以过笞③陈余,余怒欲起,张耳蹑④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余之桑下,数之曰:“姑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勾践石室,淮阴⑤胯下,皆忍小耻,以就大业也。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注释】①陈:陈国。 ②为里监门:做守卫里门的职务。③笞:鞭打。④蹑:踩。⑤:淮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耳乃引余之桑下( ) (2)不及张耳远甚( )
【小题2】对文中划线句的意思理解的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3分)A.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B.如今看见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C.如今看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D.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小题3】从文中看,陈余、张耳之所以一成一败是因为陈余性格“_________________”,而张耳却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小题4】与文中提到的勾践和韩信两个历史人物无关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2分)A.多多益善B.卧薪尝胆C.望梅止渴D.胯下之辱

答案
【小题1】(1)拉 (2)比得上
【小题2】D
【小题3】浅躁 忍小耻
【小题4】C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小题1的“引”字,在《塞翁失马》的“引弦而战”中出现,课下注释为“拉”。小题2中的“及”注意古今异义。做此类小题,一般掌握好课内文言文词语解释;注意区分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解析:这个句子的翻译要注意“见”的解释,“见”在此处的意思为“受到、遭到”;“死”的意思为“死亡”,联系下文发现不是杀死小吏,而是被小吏杀死,所以ABC项都不合适,应选B.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因为带有引号,就应该选用原文的内容回答。找到答题区域,文章最后发表的议论告诉了我们二人成败的原因:陈余“浅躁”,张耳“忍小耻”。此类题主要是仔细分析原文即可。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4】
试题分析:“望梅止渴”这个成语与三国时期的曹操有关,因此选C。
考点: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TAG标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59127.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张耳》阅读附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