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现代诗:田间《给战斗者》全文阅读、作者简介及作品赏析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3-14 13:02:45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给战斗者》

作者:田间

在没有灯光

没有热气的晚上,

日本强盗

来了,

从我们底

手里,

从我们底

怀抱里,

把无罪的伙伴,

关进强暴的栅栏。

他们身上

裸露着

伤疤,

他们心头

呼吸着

仇恨,

他们呼唤,

在大连,在满洲底

野营里,

让喝了酒的

吃了肉的

残忍的野兽,

用它底刀

嬉戏着——

人民的

生命,

劳苦的

血……

光荣的名字

——人民!

人民呵,

站在芦沟桥

迎着狂风,

吹起冲锋号;

人民呵,

在辽阔的大地之上

巨人似的,

雄伟地站起!

是开始了伟大战斗的

七月,七月呵!

七月,

我们

起来了。

我们

起来了,

睁起悲忿的

眼睛呀。

我们

起来了,

揉擦红色的脚跟

与黑色的

手指呀。

我们

起来了,

在血的广场上,

在血的沙漠上,

在血的水流上,

守望着

中部

和边疆。

经过冰雪,东方日照,

遥远地

遥远地

我们抬起头来,

呼唤着

生与幸福,

自由和解放……

七月,

我们

起来了。

嘹亮的号角,

昼夜地吹着,

吹着,

吹着;

我们一齐奔上战场,

决心消灭强盗

我们立誓:

誓死

保卫中国。

在中国,

人民底

幼儿

需要哺养呀,

人民底

牲群

需要畜牧呀,

人民底

树木

需要砍伐呀,

人民底

禾麦

需要收获呀!

在中国,

我们怀爱着——

自己造的

麦酒,

自己种的

瓜豆。

每天,

每天,

我们

要收藏——

在自己底大地上纺织的

祖国底

白麻,

祖国底

蓝布。

在中国,

博大的泥土呵,

这是一幅

壮丽的画图;

在它的

上面,

我们的灵魂,

是如此的纯朴。

我们要活着,

——在中国!

我们要活着,

——永远不朽!

我们是劳动者,

是伟大祖国底伟大的养子呵

我们

曾经

在扬子江和黄河底

热燥的

水流上,

摇起

捕鱼的木船。

我们

曾经

在呼和浩特砂土与南部

草地的周围,

负起

狩猎的器具;

强壮的

少女,

曾经在亚细亚夜间篝火底

野性的

烈焰底

左右,

靠近纺车,

辛勤地

纺织着。

我们

曾经

用筋骨,用脊背

开扩着——

粗鲁的

生活。

祖国,祖国呵

枪声响了……

敌人

突破着

海岸和关卡,

从天津,

从上海。

敌人,

散布着

炸弹和毒瓦斯

到田园,

到池沼。

敌人来了

恶笑着,

走向

我们。

恶笑着,

扫射,

绞杀。

今天,

你将告诉我们

——是战斗呢,还是屈服?

祖国!祖国呵!

我们

必须

战斗了,

昨天是忿怒的,

是狂呼的,

是挣扎的

四万万五千万呵

斗争

或者死

我们

必须

拔出敌人底刀刃,

从自己底

血管。

我们

战斗的

呼吸,

不能停止;

血肉的

行列,

不能拆散。

我们

复仇的

枪,

不能扭断。

因为我们知道

这古老的民族,

不能

屈辱地活着,

也不能

屈辱地死去。

我们一定要

高举双手

迎接——自由!

太阳被掩盖了,

看呵

疆土的烽火,

已成了太阳。

堡垒被破坏了,

看呵,

兄弟的旗帜,

插在大路上。

光荣的名字

——人民!

人民呵,

更顽强,

更坚韧。

我们

往哪里去?

在世界上

没有大地,

没有海河,

没有意志,

匐匍地

活着,

们仇 ,

也是死呀!

今天呀,

让我们

死吧,

我们会死吗?

——不,决不会!

我们是一个巨人

生活就要战斗,

高贵的灵魂,

宁死也不屈服,:

伸出

双手来,

迎接——自由!

光荣的名字,

——人民!

人民呵!

前面就是胜利。

人民!人民!

抓出

木厂里

墙角里

泥沟里

我们底

武器,

痛击杀人犯!

人民!人民!

高高地举起

我们

被火烤的

被暴风雨淋的

被鞭子抽打的

劳动者的双手

斗争吧!

在斗争里,

胜利

或者死

在诗篇上,

战士底坟场,

会比奴隶底国家

要温暖,

要明亮。

 

 1937年12月24日,武昌

作者简介:

田间 (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羊山乡人。著名诗人。

《给战斗者》赏析:

《给战斗者》作于1937年底。这是抗日战争初期一首鼓动人民奋起斗争的战歌,全诗共分七节。诗篇以无比愤怒的心情控诉日寇的侵略暴行,激情地高唱“七七”事变后中国“复活的歌”,歌颂着“呼啸的河流”、“叛变的土地”、“爆烈的火焰”,回叙民族光荣悠久的历史,描述人民辛勤劳动的和平生活,号召人民挺起胸脯,拿起武器战斗到底。诗作准确地表达了中国人民不甘蒙受屈辱、“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的民族感情和决战意志,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闻一多称诗人为“时代的鼓手”。

闻一多曾说田间的诗,是“一句句朴质、干脆、真诚的话,简短而坚实的句子,就是一声声的‘鼓点”’(<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这准确地概括了田间诗歌独特的形式特征,即诗行短促,常常是两三个词,甚至一个词一个字一行。这种“短行体”,利用短句的分行形成明快铿锵的节奏,就像阵阵急骤的战鼓,扣人心扉,催人振奋,所以也被称为“鼓点”式的诗行。比如诗中号召人们起来战斗的诗句:“我们/战斗的/呼吸,/不能停止;/血肉的/行列/不能拆散。/我们/复仇的/枪,/不能扭断。”一两个词就组成一个诗行,并且以诗句的连续反复来渲染雄壮的声势。这种“短行”的诗歌形式,加之以反复、排比的句式,自然形成了一种急迫紧张的节奏,生动表达了诗人激越的情绪,极富感染力。田间之所以被称为“时代的鼓手”、“擂鼓的诗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独特的“短行”体诗歌形式和抗战初期慷慨激昂的时代气氛是十分合拍的,充分地发挥了诗歌的鼓舞作用。闻一多说他的诗句就像“一声声的鼓点,单调,但是响亮而沉重”,“鼓舞你爱,鼓舞你恨,鼓舞你活着”。

TAG标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3586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现代诗:田间《给战斗者》全文阅读、作者简介及作品赏析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