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谒沈从文墓》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2-11-25 17:19:5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同题阅读:沈从文墓,怎一个平字了得

作者:广东省清新县第一中学 邹天顺

●沈从文是一位特殊的大作家,他的经历,他的作品,他的思想以及他的影响都非同一般。读过他的作品的人永远也无法走出他的影子。沈从文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即使躺在你脚下,也一再提升着你的人。于是,尽管他长眠在边远的湘西,可他却并不孤独。叶蔚林、马笑泉两位作家用沉重凄婉而又优美醉人的文字激令沈从文在人们得心目中活得轰轰烈烈,让人们再一次审视这位文学大师无穷的感召力。


  ●美文展示:
  谒沈从文墓叶蔚林


  出凤凰县城南门,沿一条简易公路前行约一公里半,过一道短桥便来到杜田村。沈从文墓就在杜田村。
  杜田村背南华山,面临沱江水。村子百十户人家,木屋砖及一字长蛇排列在山脚下,沿河一条长长的青石板小路,联络着所有门户。河岸有竹丛,有垂柳,还有好些石榴树,若逢夏日石榴正开花,那是一团团火焰,耀人眼目。
  沈从文墓坐落在桥头山坡高处,算得上杜田村第一户居民。八十六级石阶曲折通向墓地,曲折的八十六级石阶,象征沈从文八十六年曲折的人生之路。
  沈从文墓实在算不上墓,没有墓亭、墓道且不说,甚至连个黄土坟包都没有。山壁下辟出一长条土坎地,中央埋下骨灰堆,上面再竖立一块不规则的五彩石便是一切。树还是新栽的一些,接的是棕桐,高的是玉兰;玉兰还未长成,开花还得好几年,而地上已杂草丛生。当然,五彩石上还是有镌刻的。正面是沈从文自己手迹的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沈从文妻姐张充和女士的诔文:不抑不从,亦兹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可是没有墓志铭,甚至连最简单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也没有。据说,沈从文生前曾对家人说过:一个人或生或死,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沈从文没说,不好乱猜,但也不难猜到。
  据说,这块墓地是沈从文自己选定的。1982年夏初,沈从文终于回到魂牵梦绕、阔别近六十年的凤凰小城。沈从文在这块土地上流连复流连,发出孩童般的欢笑。某一天傍晚,沈从文散步来到杜田村,站在桥头上东张西望,心满意足地对家人说:这个地方蛮好,真的好美哟!
  不错,这里确实蛮好,好美的。美就美在眼前一河沱江水。水是豆绿色的,因为河底生满丝草,河水平静无波,只能从丝草的倒伏辨别河水的流向。河中有白鹅充泅,悠然拨动红掌;有鲤鱼翻花,跃出水面。河斜斜远远的对岸青石埠头上,依然有使用棒捶的沈女。她们手中的棒棰击落时悄然无声,举起时却砰砰作响
  沈从文一生爱水,以水为美。沈从文二十岁时就写道:我感情流动不凝固,一派清波给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比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与水分离。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后来沈从文又进一步写道:水教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出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工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人的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
  沈从文的自我表白是朴素的,真实的。沈从文自己像水一般柔和,看来似乎特别脆弱,而且极容易就范,被纳入某种容器之中。但柔弱中却不乏坚韧,水滴石穿煌煌巨著《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的完成便是明证。沈从文一生追求美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文体美、文字美为此,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被误解、遭嫉恨,受尽了委屈和排斥。然而沈从文无怨无悔,最终还是收获了美的果实,最终还是安眠在故乡至美的水边。这是许多伟大名人难以享受到的。
  南华山长绿,沱江水长流。一派静谧中,我抚摸着沈从文的墓石,不由又想起他写的一句话:美丽总是愁人的。天边吹来一阵风,轻轻掀动我的头发,我无声叹息,好阵沉吟


  谒从文墓马笑泉


  沱江的水是有些浊了。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河流一样,它正逐步丧失清澈澄明的本相。对面稀疏的几架吊脚楼,破旧而灰暗,如同瘦黑的小脚女人,可怜地站在江边,被更多的群涌而出的水泥楼房围困着,愈发显出坚持的零丁与困窘来。没有《边城》里古朴坚实的船,没有黄永玉笔下红焰一样燃烧的花,没有彩蝶般斑斓的苗装,没有天真无邪的翠翠的容颜。那个心中形成的幻象,就如同一只由无数精美的碎瓷片小心翼翼合成的绝世无双的花瓶,在突如其来的一瞬间碎了。我也由此回到了现实中,呆立了许久,才开悟似的轻笑一声,先生,真正的边城。已被您用醇厚优美的文字,极艺术地保存下来了。
  上去吧!台阶是顺坡砌的,陡陡的盘着。走这样的路,头自然是低着的,脚步也有意无意中放轻放慢。以这样恭敬安静的姿态走近您,在我,是一种必然。想想吧,读《边城》的那些时候,心中是怎样盈满一种几乎接近绝望的感伤的;那么清的意境,那么醉的氛围,水墨一样行云流水地渲染开来;那不可企及之美,像一位不可追求的遗世独立的佳人,令人因无望而生不尽的惆怅和无穷的感伤。先生,您只有小学五年级的学历,却贡献出了汉语文学中的神品。
  路往右一料,又往左一甩,终于有方小小平地了。一碑挺立,上面的草书豪迈不拘: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当然是您那位机锋百出、堪称一代鬼才的表侄儿黄永玉所题了。永玉先生自称湘西老刁民,其锋芒毕露跟您的慈和大不一样,但骨子里那种至情至性倔强进取,却是一脉相承的。想当年您怀抱文学的梦想孤身入京,一段时间困顿潦倒几乎冻饿而死,这令郁达夫大为感叹而写下《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但您硬是咬紧牙关挺过来了,不但挺过来,而且以绝大的天才渐渐打开了局面。这里要感谢徐志摩先生。如果没有当时这位诗界明星的关照和提携,也许,我们本就单薄的现代文学史,将会损失湘西这至为精美的一页。
  再往上去,台阶渐陡,两旁草木极宁静的护持着一种平和清静氛围。先生,您一步一步引导我上升,而我终于来到您的面前。一大块天生彩石,浑然古朴,深深扎进湘西的泥土。您栖身其下,已与大地溶为一体。您已不在,而又无处不在。石头上镶着碧色的字,是您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理解人。是的,您的一生,都是在召唤着一个人所应有的善与真,并由此而获得了美。正如您所说,您毕生只想在一片苍凉废墟上修筑一些希腊式的关于人性的小庙。于是便有了《湘西》,有了《从文自传》,有了《月下小景》,最后上升为神奇的《边城》。也许在一些人眼中,您仅仅是一个营造世外桃源的田园诗人,可只要深入您那些像湘西一样深重质厚的文字,是任谁也会感受到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啊!
  不禁想起鲁迅。他老人家东方式的悲天悯人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怀抱,其实是和您同出一源。
  先生,其实我还远没有领悟您的精神和苦心。当我久久凝视时,您面露慈和的徽笑看我,您以温文质朴声调给我一次神光天降的点悟。而我终将告别而且远去。且让我扶此石留影纪念罢,并由此深记:大师就是那种,即使躺在你脚下,也一再提升着你的人。


  ●阅读点睛:
  读完这两篇相同题材的文章,我们自然会萌发一种异样的快感:两文都写了沈从文墓,都赞美了沈从文为文与为人,但其文风却大不一样。
  叶蔚林的《谒沈从文墓》重点写墓的周围环境,文章两次描写杜田村的自然风光,是为了渲染沈从文墓地周围的优美环境。文章从墓地周围又由墓地前的沱江水写到沈从文的性格和人品,联想丰富,感情真切,极富感染力。让我们看到了沈从文的性格柔弱却不乏坚韧,虽受尽委屈和排斥,但对美的追求表现出的仍是无怨无悔的精神。
  马笑泉的《谒从文墓》一文,对墓着墨不多,似乎游离于墓太远,但文章的神很浓。文章写得很含蓄,很深层,很沉重,文采飞扬,让我们浮想联翩,让我们感受到了沈从文崇高人格和文章的魅力。


  ●阅读测试:
  1.请写出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特点。
  叶蔚林《谒沈从文墓》:。
  马笑泉《谒从文墓》:。
  2.两文都写出了沈从文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情操,请用自己的文字加以概括:
  答:
  3.两文都写了沈从文自己手迹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叶蔚林《谒沈从文墓》:重点写墓的周围环境,以自然风光的美来渲染沈从文墓地周围环境的优美,以此来表现沈从文的性格和人品。
  马笑泉《谒从文墓》:对墓着墨不多,但文章的神很浓,文章写得很含蓄,很深层,很沉重,有很强烈的抒情色彩。
  2.沈从文的个性特点是:他的性格是外表慈和、温文质朴,但骨子里至情至性倔强进取。他的思想是追求(召唤着)人性的真善美,具有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3.沈从文的一生,都是在召唤着一个人所应有的善与真,它无时用广阔的胸胸襟容纳人和理解人。沈从文一生追求美,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被误解、遭嫉恨,受尽了委屈和排斥,然而它却无怨无悔,最终还是收获了美的果实。


  邹天顺老师简介
  邹天顺: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为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第一中学教研室主任,清新县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清新县一中语文首席学科带头人,清新县一中名师。有一定知名度的高考作文教学研究专家。多次参加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曾被评为优秀评卷员。
  清新县教育局教研室《清新教研》执行主编。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理事、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广东省清远市作家协会等会员。发表教学论文近100篇,文学作品200多篇40多万字。出版教学专著2本。
  著有诗集《情绪在夏天》、中篇小说集《普九》、短篇小说集《茶妹》、散文集《悄悄离去》。广东《清远日报》三次报道过其事迹。其事迹已收入《中国青年艺术家辞典》、《青年教师明星录》等大型辞书。入选2006年第2期《作文教学研究》封面人物。
  通联: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第一中学,邮码:511800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3383.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谒沈从文墓》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