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老家史铁生阅读理解答案2021 老家阅读题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1-28 07:05:12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老家记载着一个儿子对老家的眷恋和亲人的思念。作者史铁生朴实的语言谱写的一支感人至深的真情之曲,款款文字渗透着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老家史铁生阅读理解答案2021,希望大家喜欢。

  老家

  史铁生

  (1)这个被称为老家的地方,我是直到四十六岁的春天才第一次见到它。此前只是不断地听见它。从奶奶的叹息中,从父母对它的思念和恐惧中,从姥姥和一些亲戚偶尔带来的消息里面,以及从对一条梦幻般的河流——拒马河——的想象之中,听见它。

  (2)汽车缓缓行驶,接近史家旧居时,父亲、伯父和叔叔一声不响,唯睁大眼睛望着窗外。史家的旧宅错错落落几乎铺开一条街,但都久失修整,残破不堪。“这儿是六叔家。”“这儿是二姑家。”“这儿是七爷爷和七奶奶。”“那边呢?噢,五舅曾在那儿住过。”……简短的低语,轻得像是怕惊动了什么,以致那一座座院落也似毫无生气,一片死寂。

  (3)汽车终于停下,停在了“我们家”的门口。

  (4)但他们都不下车,只坐在车里看,看斑驳的院门,看门两边的石墩,看屋檐上摇动的枯草,看屋脊上露出的树梢……

  (5)离开那里,仿佛离开了一个牵魂索命的地方,父亲和伯父都似吐了一口气:想见她,又怕见她,哎,老家,只是为了这样的想念和这样的恐惧吗?

  (6)汽车断断续续地挨着拒马河走,气氛轻松些了。父亲说:“顺着这条河走,就到你母亲的家了。”

  (7)拒马河在太阳下面闪闪发光。母亲的家在城外的张村。那村子真是大,汽车从村东到村西开了差不多一刻钟。拒马河从村边流过,我们挨近一座石桥停下。

  (8)我们走上桥,父亲说:看看吧,那就是你母亲以前住过的房子。

  (9)高高的土坡上,一排陈旧的瓦房,围了一圈简陋的黄土矮墙,夕阳下尤其显得寂寞,黯然,甚至颓唐。

  (10)我看着母亲出嫁前住的那间小屋,不由得有一个问题:那时候我在哪儿?那时候是不是已经注定,四十多年之后她的儿子才会来看望这间小屋,来这儿想象母亲当年出嫁的情景?1948年,母亲19 岁,未来其实都已经写好了,站在我 46 岁的地方看,母亲的一生已在那一阵喜庆的唢呐声中一字一句地写好了,不可更改。

  (11)那唢呐声,沿着时间,沿着阳光和季节,一路风尘雨雪,传到今天才听出它的哀惋和苍凉。

  (12)可是,19岁的母亲听见了什么?19岁的新娘有着怎样的梦想?19岁的少女走出这个院子的时候历史与她何干?她提着婚礼服的裙裾,走出屋门,有没有再看看这个院落?

  (13)她小心或者急切地走出这间小屋,走过这条甬道,转过这个墙角,迈过这道门槛,然后伫足,抬眼望去,她看见了什么?

  (14)啊,拒马河!拒马河上绿柳如烟,雾霭飘荡,未来就藏在那一片浩渺的苍茫之中……我循着母亲出嫁的路,走出院子,走向河岸,拒马河悲喜不惊,必像四十多年前一样,翻动着浪花,平稳浩荡奔其前程……

  (15)我坐在河边,想着母亲曾经就在这儿玩耍,就在这儿长大,也许她就攀过那棵树,也许她就戏过那片水,也许她就躺在这片草丛中想象未来,然后,她离开了这儿,走进了那个喧嚣的北京城,走进了一团说不清的历史。

  (16)我转动轮椅,在河边慢慢走,想着:从那个坐在老槐树下读书的少女,到她的儿子终于来看望这座残破的宅院,这中间发生了多少事呀。

  (17)我望着这条两端不见头的河,想:那顶花轿顺着这河岸走,锣鼓声渐渐远了,锁呐声或许伴母亲一路,那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她是怎样的心情?

  (18)一个人,离开故土,离开童年和少年的梦境,大约都是一样——就像我去串联、去插队的时候一样,顾不上别的,单被前途的神秘所吸引,在那神秘中描画幸福与浪漫……

  (19)如今我常猜想母亲的感情经历。父亲憨厚老实到完全缺乏浪漫,母亲可是天生的多情多梦,她有没有过另外的想法?从那绿柳如烟的河岸上走来的第一个男人,是不是父亲?在那雾霭苍茫的河岸上执意不去的最后一个男人,是不是父亲?甚至,在那绵长的锁呐声中,有没有一个立于河岸一直眺望着母亲的花轿渐行渐杳的男人?还有,随后的若干年中,她对她的爱情是否满意?

  (20)我所能做的惟一见证是:母亲对父亲的缺乏浪漫常常哭笑不得,甚至叹气连声,但这个男人的诚实、厚道,让她信赖终生。

  (21)母亲去世时,我坐在轮椅里连一条谋生的路也还没找到,妹妹才十三岁,父亲一个人担起了这个家。

  (22)二十年,这二十年母亲在天国一定什么都看见了。二十年后一切都好了,那个冬天,一夜之间,父亲就离开了我们。

  (23)他仿佛终于完成了母亲的托付,终于熬过了他不能不熬的痛苦、操劳和孤独,然后急着去找母亲了——既然她在这尘世间连坟墓都没有留下。

  (24)老家,涿州,张村,拒马河……这一片传说或这一片梦境,常让我想:倘那河岸上第一个走来的男人,或那河岸上执意不去的最后一个男人,都不是我的父亲,倘那个立于河岸一直眺望着母亲的花轿渐行渐杳的男人成了我的父亲,我还是我吗?

  (25)当然,我只能是我,但却是另一个我了。

  (26)这样看,我的由来是否过于偶然?任何人的由来是否都太偶然?都偶然,还有什么偶然可言?

  (27)我必然是这一个。每个人都必然是这一个。

  (28)所有的人都是一样,从老家久远的历史中抽取一个点,一条线索,作为开端。这开端,就像那绵绵不断的唢呐,难免会引出母亲一样的坎坷与苦难,但必须到达父亲一样的煎熬与责任,这正是命运要你接受的“想念与恐惧”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叙写了作者回到老家的见闻和感想,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命运无常的恐惧。

  B.父亲和伯父回到老家却都不下车,只坐在车里看,是因为他们“近乡情更怯”的复杂情感,想念越深、恐惧越深。

  C.文中对母亲老家院墙破败的景象进行白描,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流露出寂寞悲凉之感,表达了对母亲逝去的伤感和怀念。

  D.拒马河在文中多次出现,是母亲生命历程的见证,是引起作者对母亲人生联想的触发点,也是文章的结构线索。

  2.请赏析第(11)段文字的艺术效果。

  3.母亲、父亲的人生经历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命运要你接受的‘想念与恐惧’”这句话的内涵。

  参考答案:

  1. A项,“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命运无常的恐惧”理解错误。文章结尾说“这正是命运要你接受的‘想念与恐惧’吧”,“想念与恐惧”应是对母亲和父亲的深切怀念,对他们一生操劳坚忍的赞美与感激以及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无常的坦然。所以选项理解成“命运无常的恐惧”说法错误。

  2. ①拟人,赋予唢呐声情态,饱含作者对母亲苦难一生的感慨。②“沿着时间,沿着阳光和季节,一路风尘雨雪”,短句的铺排叠加,突出了母亲生活的不易,是母亲一生艰辛的写照。③虚实结合,极具抒情性,意蕴隽永。母亲的经历借想象中的唢呐声悠扬传来,写出了时间的流淌,深化了对母亲的情感。

  3. ①“命运”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必须面对无常与变迁,老家如此,父亲母亲也是如此。②“恐惧”的是命运必然会安排我们经历坎坷与苦难,我们只有去煎熬、担起责任。因为无常与变迁,我们会陷入无尽的“想念”。但也因为有过这些与命运的抗争经历,它成为值得“想念”的经历。③对命运安排的坦然:作者回到老家,是历经命运不幸后回到生命的起点;父母亲是历经一生悲苦和操劳后让儿子感激与敬佩;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坦然、感恩于命运的安排。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家史铁生阅读理解答案2021最新内容,希望对大家的阅读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语文阅读知识,请多关注我们吧,期待您的到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1177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老家史铁生阅读理解答案2021  老家阅读题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