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白毛女》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2-11-15 13:20:3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白毛女》开创中国式歌剧

①很多人说歌剧在中国没有基础,其实不然。歌剧是一种综合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并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五四运动将它从欧洲带到了中国,中国的音乐家们开始探索中国的歌剧之路。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新秧歌运动。随着第一部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到后来的《一朵红花》《夫妻识字》等数十部秧歌剧的先后上演,全国上下掀起了创作演出新秧歌剧的热潮。

③中国歌剧扎根农村是从《白毛女》开始的,这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的一部新歌剧,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歌剧的音乐采用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和戏曲曲调并加以改编和创作。不但刻画了喜儿、杨白劳等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北风吹》《十里风雪一片白》等唱段也在民间广为传唱。

④翻身人看翻身戏,由于《白毛女》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它成了解放区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剧目。该剧在延安演出30多场,场场爆满。解放区报纸不断报道当时演出的盛况:每至精彩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每至悲哀处,台下总是一片唏嘘声,有人甚至从第一幕至第六幕,眼泪始终未干散戏后,人们无不交相称赞。

⑤建国后,随着建立专业歌剧团和演出的剧场化,出现了一系列在许多年后依旧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的geming歌剧,如《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和《草原之歌》《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江姐》《阿依古丽》等。

⑥文革十年,歌剧创作也遭停滞,进入80年代,中国歌剧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新的文艺思潮、新的戏剧观念、新的作曲技法也在歌剧领域强势登陆。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是雅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如80年代经典之作《伤逝》《原野》,到了90年代之后, 又有《马可波罗》《楚霸王》《苍原》等作品。另一种是俗化趋势, 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作为参照系,探索发展中国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最早的成果是90年代初的《我们现代的年轻人》《风流年华》,此后这类探索贯穿于整个八九十年代。

⑦这构成了歌剧与音乐剧在国内的分野,有乐迷把两者干脆比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由于音乐剧的通俗性,使其在国内演出市场远好于歌剧。

⑧居其宏【注】认为,就目前来看,新世纪的歌剧作品艺术价值均不及80年代的《原野》和90年代的《苍原》,更不要说歌剧面临演出制作成本的逐年上升、创作数量却连年下降的恶性循环。

⑨在突出主旋律,站在时代高度和突出歌剧的音乐性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新世纪歌剧创作的一个高峰,但是它们与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歌剧创作相比,远不如后者在民间的影响。

⑩居其宏认为现在创作方面剧本薄弱,没戏光听音乐,情绪性的渲染吸引不了人;而在旋律上,现在的作曲家写不出动人的旋律。这是音乐学院人的通病,他们通常技术上很好,却没有一条光辉灿烂打动人的旋律。在这点,五六十年代的作曲家依然超前,他们往往能写到人的心里去,有能打动你的东西,而这才是歌剧的灵魂。

(新闻综述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7038期,有删改)

【注】居其宏,中国当代音乐家,歌剧、音乐剧研究专家。

17.不属于《白毛女》获得空前成功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新秧歌运动。

B.不但刻画了喜儿、杨白劳等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北风吹》《十里风雪一片白》等唱段也在民间广为传唱。

C.《白毛女》在解放区影响最大也最受欢迎,该剧在延安演出30多场,场场爆满。

D.音乐采用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和戏曲曲调并加以改编和创作。

18.不属于新世纪歌剧的不足的一项是(3分)

A.创作方面剧本薄弱,没戏光听音乐,情绪性的渲染无法替代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

B.由于雅化与俗化的不同发展趋势,使歌剧与音乐剧出现了分野,从而使歌剧发展不景气,没有时代高度。

C.旋律不动人,写不到人的心里去,即没有歌剧的灵魂。

D.其在民间的影响力还比不上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歌剧作品。

19.从⑥⑦两段中提取相关内容填到下面表格的空格中。(6分)

相关作品(举一个)

作品特点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2019454月,在党的七大召开的前一天,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公演,引起强烈反响。随后,中央办公厅向剧组传达了中央领导对剧本修改的建议:黄世仁罪大恶极,应该枪毙。于是剧组对故事情节作了重要调整,将反面人物黄世仁改判死刑。请从剧本创作的角度来探究一下这种调整的利或弊。(6分)

参考答案:

17C(这是《白毛女》获得空前成功的有关情况的叙述,不属于成功的原因。)

18.B(这里说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八九十年代中国歌剧发展的情况,不是新世纪歌剧,且没有时代高度完全错误。)

19

相关作品(举一个)

作品特点

阳春白雪

现代歌剧

《伤逝》(或《原野》《马可波罗》《楚霸王》《苍原》)

严肃、高深

下里巴人

现代音乐剧

《我们现代的年轻人》(《风流年华》)

通俗、普及

20.答案提示:

这种调整对剧本创作有利:观众就是戏剧的上帝,翻身人看翻身戏,这样一调整就写到观众心里去了;

或:这种调整违背戏剧创作的自身规律:人物的命运应由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来决定,而不能由任何外在因素来决定,甚至作者都不行。

(明确观点得2分,能结合剧情作合理分析得4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46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白毛女》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