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咏怀二首其一》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26 13:06:0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咏怀二首(其一)
作者: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1)请赏析绿草垂石井这句诗的意境。(4分)
(2)诗人写司马相如的人生遭遇,其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3)绿草垂石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选取绿草、石井等意象,描写绿草从井台石栏上披挂下来,静静低垂的景象,营造出 清幽雅洁、略显孤寂的意境,为表现诗人的怨愤之情服务。
(2)目的是借人自比,借写司马相如的人生遭遇来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司 马相如看似怡然自得, 实则落寞的家居生活也是李贺闲居生活的写照, 而司马相如被当权者 弃用的不得志和李贺不得举进士、怀才不遇的遭遇相似。
(3)修长的绿草从石井栏上披挂下来,静静地低垂着,营造了清幽雅洁的氛围,烘托出了司马相如闲居生活的悠然自得的情怀。


翻译赏析

《咏怀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注释
长卿:司马相如的字。他曾经事汉景帝刘启,为武骑常侍。因病罢免。后因《子虚赋》为汉武帝赏识,用为孝文园令,后因病居茂陵
怀:怀居,留恋安逸、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园。
文君: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
梁王:梁孝王刘武。为景帝同母弟弟。
一筒书:一卷书。
金泥:水银和金子搅拌用于涂封封口。此处指的是涂封封禅时用的封禅书。

【作品鉴赏】
《咏怀二首(其一)》诗人借司马相如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慨

李贺因不得举进士,赋闲在昌谷家中,尽管家乡山水清幽,又能享受天伦之乐,却难以排遣苦闷的情怀,因而借司马相如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慨。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西汉著名文学家。景帝时任武骑常侍,武帝时拜孝文园令(管理皇帝墓园),都是闲散官职,与他的才华、抱负极不相称。他闷闷不乐,终于弃官而去,闲居茂陵家中。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写茂陵家园的周围环境和司马相如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绿草垂石井”五字,勾勒出一幅形态逼真、情趣盎然的画面,烘托出清幽雅洁的氛围:修长的绿草从石井栏上披挂下来,静静地低垂着,点出这儿远隔尘嚣,甚至连风的干扰也没有,真是安谧幽静极了。“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在茂陵赋闲的日子里,司马相如不仅有清幽秀美的景物可供赏心悦目,还有爱妻卓文君朝夕相伴。面对知音的妻子,用琴声倾诉心曲,望着她那在春风吹拂下微微晃动的美丽鬓影,怎能不陶然欲醉!

《咏怀二首(其一)》借司马相如,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司马相如才智过人,有着远大的抱负,为什么竟僻处一隅以闲散为乐呢?后四句说明这是当权者不重视人才造成的结果。他在世时才气纵横,梁王与武帝却“弃之如断梗”,把他当成断残的草梗弃置不用,而他去世以后,“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汉武帝才把他遗留下来的那篇《封禅书》奉为至宝,躬行实践,登泰山而祭天,至梁父而祭地。“金泥泰山顶”,那仪式和场面是何等的庄严肃穆,显示出《封禅书》的价值和威力。而“惟留一简书”的“惟”字又揭示了这种景况的凄凉可悲:难道满腹经纶的司马相如,其全部价值只在于这篇《封禅书》吗?他那学富五车的大才和这笔少得可怜的精神遗产是多么的不相称啊!作者词斟句酌,用最经济的笔墨从各个侧面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司马相如生前的落寞和死后的虚荣。这首诗旨在抒发自己的怨愤之情,却从描写司马相如的闲适生活入手,欲扬先抑。前后表达的感情迥然不同,犹如筑堤蓄水,故意造成高低悬殊的形势,使思想感情的流水倾泻而下,跌落有声,读来自有一种韵味。

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4601.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咏怀二首其一》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