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谢池春·壮岁从戎》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23 09:04:41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谢池春·壮岁从戎
作者: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请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案:词中运用了今夕对比、梦中与现实也进行了对比,上片写过去壮岁从戎的豪迈气概,一往无前,下片写今天归老江湖的寂寞心情,万般无赖。功名梦断与壮岁从戎形成鲜明的对比。

2.请分析笑儒冠自来多误一句中笑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答:作者以自我解嘲、无奈的笑反衬心中的悲苦。
3.从词中看,作者伤怀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早年的理想破灭,年华虚度,功业无成。②大好河山没有收复。

二:
1.全词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2.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
参考答案
1.全词采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词人上阙回忆了当年意气风发,拥戈戍边,吞杀敌虏的豪迈气魄(1分)。下阙描写了此时 功名梦断,闲居江南,空望秦关的生活处境。(1分)。今昔对比,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虚度流年的痛苦感伤。(1分)(答虚实结合也可,但总分不超过5分)

2.本词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曾经意气风发、慷慨豪迈(或拥有豪情壮志)(1分),而今失落苦闷沉痛(1分)的爱国词人形象(1分)。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写出词人军旅生涯中表现出的振奋人心的英勇与豪气(1分);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愿望落空,作者被迫隐居家乡,泛舟镜湖等地,以自我解闷消遣(1分)。望秦关何处写出了词人对祖国河山长久无法收复的沉痛的爱国之情(1分)。(形象分析3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翻译赏析

《谢池春·壮岁从戎》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壮年之时参军,曾经有过吞杀敌虏的豪迈气魄。
天上厚厚的云烟,是那烽火狼烟被点着了。
年轻的小伙,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
那时讥笑:自古儒生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而不参军报效国家)。
上阵杀敌的梦已经破碎,(我一心报国)却只能百无聊赖地在这片吴楚大地上泛舟。
慢慢吟唱悲歌,不由得伤心而凭吊古人。
看着一望无际的江湖,又使我想到此刻边关战事如何呢?
只能感叹:自己又虚度了不少流水般的岁月。


【作品鉴赏】

《谢池春·壮岁从戎》词分两阕,上阕追昔,回忆年轻时驻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涯,洋溢着作者青年时代飞扬的意气和爱国的情怀
陆游在南郑,虽然主管的是文书、参议一类工作,但他也曾戎装骑马,随军外出宿营,并曾亲自在野外雪地上射虎,所以他认为过的是从军生活。那时候,他意气风发,抱着“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的一举收复西北失地的雄心。词的上片开头几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都可以从他的诗中得到印证:如《书事》的“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蒸暑思梁州述怀》的“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胡笳吹堕漾水月,烽燧传到山南城”,《秋怀》的“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等等。上面几句词写得极为豪壮,使人颇感振奋。但全词感慨,也仅止于此。接下去一句:“笑儒冠自来多误”,突然转为对这种生活消失的感慨。
其一反前文的情况,有如辛弃疾《破阵子》词结尾的“可怜白发生”一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为该句词语的出处;作者《观大散关图有感》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则可为该句内容的注脚。这犹如一个晴空霹雳,作者的豪气与热情顿时灰飞烟灭。

《谢池春·壮岁从戎》下阕伤今,词人只得寄情山水,为虚掷光阴而感叹,字里行间充满了失落
承上片的歇拍,下片写老年家居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感慨。“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愿望落空,作者被迫隐居家乡,泛舟镜湖等地,以自我解闷消遣。与他的《鹊桥仙》词写的“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渔父》词写的:“石帆山下雨空蒙三扇香新翠箬逢。苹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意境相同,只是说得更为简淡而已,其失落感跃然纸上。“漫悲歌、伤怀吊古”,以自我宽解作转笔。“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无奈“抽刀断水水更流”,自我宽解反而更愁,只好……,又回到感慨作结。为什么无际的江南烟波的美景,还不能消除对秦关的向往?老年的隐居,还要怕什么流年虚度?这就是因为爱国感情强烈、壮志不甘断送的缘故。这种矛盾,是作者心灵上终生无法弥补的创痛。他对秦关、汉苑的关注,缘于何?正如他的《洞庭春色》词写的:“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闻雁》诗写的:“秦关汉苑无消息,又在江南送雁归。”一句话,就因为这些河山长久无法收复。
这首词上片念旧,以慷慨之情起;下片写现实,以沉痛之情结。思想上贯穿的是报效国家的红线,笔调上则尽力化慷慨与沉痛为闲淡,在作者的词作中,是情调比较宁静、含蓄的一首。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402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谢池春·壮岁从戎》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