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岁暮杂感十首其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19 05:00:31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岁暮杂感十首
作者:曾国藩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老柏有情还忆我,天桃无语自开花。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院碧纱。最是故园难忘处,待等亭畔路三叉。

(1)首联中最富表现力的词语是哪一个?请简析它的妙处。(3分)
(2)有人认为,本诗一洗传统思乡诗贯有的灰暗、凄婉、消沉的色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3分)最富表现力的词是斗字。(1分)一个斗字,不仅突出了故园万物竞绿,一派生机的景象,(1分)而且表现了作者年轻有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1分)
(2)(5分)同意。(1分)诗中的故园是明丽的:耸立洒脱的高嵋山,精巧别致的待莺亭,不乏绿意的老柏,灼灼其华的夭桃。(1分)诗中的乡人是勤朴的:或红豆相思,或碧水浣纱,三叉路上,更是樵来耕往。(1分)诗歌不仅抒写乡思,而且也隐含着作者勇闯前程的豪气和自信。(2分)

翻译赏析

《岁暮杂感十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
老柏有情还忆我,夭桃无语自开花。
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纱。
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
注释
①侬:我。
②物华:自然景物。
③夭桃:出自《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以“夭桃”称艳丽的桃花。

【作品鉴赏】
《岁暮杂感十首》通过描写故园万物竞绿,一派生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年轻有为勇闯前程的豪气和自信
最富表现力的词是“斗”字。一个“斗”字,不仅突出了故园万物竞绿,一派生机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年轻有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诗中的故园是明丽的:耸立洒脱的高嵋山,精巧别致的待莺亭,不乏绿意的老柏,灼灼其华的夭桃。诗中的乡人是勤朴的:或红豆相思,或碧水浣纱,三叉路上,更是樵来耕往。诗歌不仅抒写乡思,而且也隐含着作者勇闯前程的豪气和自信。

作者简介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3761.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岁暮杂感十首其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