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玉楼春·春景》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10 09:07:31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玉楼春·春景
作者: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相关试题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它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景象?艺术特点是什么?(5分)
2、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美好情趣?(4分)

参考答案
1.这句诗描绘了烂漫的大好春光。杏花是早春典型风物,诗人专写杏花红艳,以杏花的盛开衬托出春意之浓。闹是炼字,用通感手法将无声化为有声,使人联想到杏花的蓬勃热烈和蜂蝶采花 沾粉的热闹景象。(5分)
2.这是惜春、恋春情切的痴语,表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这两句诗还有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哲理意味。(4分)

二:
1、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4分)
答:诗人惜春、恋春、留春,情真意切,想像新奇。表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这两句诗还有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哲理意味。(3分)
2、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能否改为浓或盛字?为什么?请运用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学到的方法,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不能调换(1分)。因为闹,乃安静、寂寞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这句诗写红杏怒放,如火如荼(1分)。它不说春意浓、盛等,而说春意闹 ,精妙之处在于借助感觉的沟通、转移,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2分)。写出了红杏竟相盛开,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王国维评价为着~闹字而境界全出,此说极为精当。(2分)

三: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2.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
2.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3.就这首词的上阕而论,最能表现词人情感诗歌音乐性的 几个字眼是 ____、____、____,词的下阕中,最能表现词人情感的词是 ________。

答:好、棹、闹, 长恨
4.结合整首作品,谈谈这首词在写景方面的妙处。
答:写景集中在上阕:风光好总起,生机勃勃表现得颇为传神,为下阕抒情铺垫,设定情景蓄势。
5.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⑴请结合加点的词赏析縠皱波纹迎客棹一句的妙处。(2分)
⑵试比较下列两句诗中闹字用法的异同。(3分)
A.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B.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⑶下列各选项中的词语与诗歌感情无关的是( )
A、依依惜别 B、赞美春光 C、及时行乐 D、留恋春光

参考答案:
⑴运用拟人手法,将水波写的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2分)
⑵相同点: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繁茂。不同点:A语含讽刺,桃李盛开是为了抢占春光,哗众取宠,告诫儿辈要学习海棠;B描写了美好烂漫的春光。(2分)
(3)A


翻译赏析

《玉楼春·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漫步东城感受到风光越来越好,船儿行驶在波纹骤起的水面上。拂晓的轻寒笼罩着如烟的杨柳,惟见那红艳艳的杏花簇绽枝头。
人生总是怨恨苦恼太多欢娱少,谁惜千金却轻视美人迷人一笑?为君手持酒盏劝说金色的斜阳,且为聚会向花间多留一抹晚霞。

注释
⑴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调同“玉楼春”。《金奁集》入“林钟商调”。此词为双调五十六字体,前后片各三仄韵。
⑵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棹(zhào):船桨,此指船。
⑶春意:春天的气象。闹:浓盛。
⑷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⑸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⑹持酒:端起酒杯。《新唐书·庶人祐传》:“王毋忧,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⑺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作品鉴赏】
《玉楼春·春景》赞颂明媚的春光,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

宋祁因此词而得名,正如秦观之为“山抹微云学士”,他则人称“红杏尚书”,传为佳话。这佳话指的就是此词的上阕歇拍之句。
此词开头两句具有不同寻常的光景气象。词人一上来便说东城,这是有讲究的。普天下时当艳阳气候,不是西城或别的地方就不可入咏。其实,寒神退位,春自东来,故东城得气为先,正如写梅花,必曰“南枝”,亦正因它南枝向阳,得气早开。此皆词人诗客,细心敏感,体察物情,含味心境,而后有此诗心诗笔。古代春游,踏青寻胜,必出东郊,民族的传统认识,从来如此也。真正领起全篇精神的,又端在“风光”二字。风光,其实概括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关系;它不但是自然景色,也包含着世事人情。正古人所谓“天气澄和,风物闲美”,还须加上人意欣悦。没有了后者,也就什么都没有了。一个“渐”字,最为得神。说是“渐觉”,其实那芳春美景,说到就到,越看越是好上来了。这美好的风光,分明又有层次。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的感受首先就眼见那春波绿水,与昨不同;它发生了变化,它活起来;风自东来,波面生纹,如同纱縠细皱,粼粼拂拂,漾漾溶溶,招唤着游人的画船。春,是从这儿开始的。然后,看见了柳烟;然后,看见了杏火。这毕竟是“渐”的神理,一丝不走。晓寒犹轻,是一步;春意方闹,是又一步。风光在逐步开展。把柳比作“烟”,实在很奇。“桃似火,柳如烟”,在人们的感受上,这种文学语言,这种想象和创造,很美。美在传神,美在造境。盖柳之为烟,写其初自冬眠而醒,嫩黄浅碧,遥望难分枝叶,只见一片轻烟薄雾,笼罩枝梢——而非呛人的黑烟也。桃杏之为火,写其怒放盛开,生气勃发,如火如茶,“如喷火蒸雾”,全是形容一个“盛”的境界气氛——而非炙热灼烫之火也。这就表现了“闹”字的丰富意蕴。词人用它,写尽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玉楼春·春景》全词收放自如,井井有条,用语华丽而不轻佻,言情直率而不扭捏,把对时光的留恋、对美好人生的珍惜写得韵味十足
此词上阕写尽风光,下阕转出感慨。人生一世,艰难困苦,不一而足;欢娱恨少,则忧患苦多,不待问而后知。难得开口一笑,故愿为此一掷千金亦在所不惜,正见欢娱之难得也。这里的事,并非算账目,不过讲情理,须知书生大言,每每若是。欢娱恨少,至于此极。书生无力挥鲁阳之戈,使日驭倒退三舍,只能说劝斜阳,且莫急急下山,留晚照于花间,延欢娱于一饷。晏殊曾云:“一曲新词酒一杯。”“夕阳西下几时回?”(《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面目不同,神情非常相似:它们并非恋物之作,实是伤心之词。
【名家点评】
清代王士祯《花草蒙拾》:“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吾友……极叹之,以为卓绝千古。然实本花间“暖觉杏梢红”,特有青蓝、冰水之妙耳。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作者简介

宋祁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2518.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玉楼春·春景》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