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河渎神·古树噪寒鸦》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09 04:59:5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河渎神·古树噪寒鸦
作者:张泌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1.词下半阙描写的景物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简要阐述。(5分)
2.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请结合全词内容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时间上的变化:前两句描绘了白日的江景,后两句则勾勒了夜幕下的江渚;(2分)
基调上的变化:前两句尚有有一些热闹,后两句则显得清冷、萧疏。(3分)
2.(6分)这首词借景抒情(2分)。全词描绘祠庙祈祀的情景上片开头两句是典型的祠庙外围景物,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1分),下片是从这位画阁主人观景的角度来写的,是一种倚楼眺望的景致,最后两句勾勒了夜幕下的江渚,是一幅秋江晚景的画图(1分)。全词句句写景却又句句抒情,借萧疏的秋景表现了词中人物孤寂惆怅的情绪,充满了淡淡的忧愁。(2分)

翻译赏析

《河渎神·古树噪寒鸦》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注释
⑴噪(zào燥)——虫禽的鸣叫。
⑵昼灯——神庙里白天所燃的灯。
⑶祈赛客——先求神而后酬神保佑自己的人。《旧唐书·张嘉贞传》:“先是岳庙有远近祈赛,有钱数百万、嘉贞自以为颂文之功,纳其数万。”赛:报答。《史记·封禅书》:“冬赛祷词”。唐司马贞索引:“赛,谓报神福也”

【作品鉴赏】
《河渎神·古树噪寒鸦》从河畔祠庙的角度通过对眼前景色描写,勾勒出一幅素雅的秋江图,表达了作者对借借萧疏的秋景,抒发了一种惆怅的情绪

唐词多缘题而赋,《河渎神》即用以咏鬼神祠庙。这首词写祠庙祈祀的情景。开头两句与结尾两句皆可作画景,写出秋天萧瑟的气象与水乡风光。
上片开头两句是典型的祠庙外围景物,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接着,笔锋转向楼阁。“画阁”,是指画有彩图的楼阁,这是庙中供奉神像的地方。时正当午,阳光透过薄纱窗,挂着的珠帘在屋内留下一条斜斜的影儿。这里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写人物,可是“画阁珠帘”数语,已经意味着其中有人物在。至于是神是人,未可根究。下片是从这位画阁主人观景的角度来写的,同样没有写人,而字里行间却能体会到。作者的笔下是一种倚楼眺望的景致。“门外”是祠庙之外,行客过往匆匆,江中的风帆片片逐去。这里不露痕迹地反套了李白的《望天门山》诗中“孤帆一片日边来”。最后两句勾勒了夜幕下的江渚:黑夜笼罩着江面,白天热闹的景象已经消失;隔岸遥观,只能隐约见到星星点点的稀疏灯火——俨然是一幅秋江晚景的画图。
王国维认为,文学作品中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写情。这首词正是如此,全词借萧疏的秋景,抒发了一种惆怅的情绪,充满了淡淡的忧愁。

作者简介

张泌

张泌(bi)(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2277.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河渎神·古树噪寒鸦》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