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文档下载网!

拥有海量精选范文,祝你一臂之力!
计划、总结、合同、论文、作文

搭建沟通平台 促进中美贸易平衡发展(1)论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20:29:36 发布时间:2025-07-24 20:29:36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摘 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潜在市场,中美贸易的稳定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认清中美贸易关系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政策协调措施、开展高层间战略经济对话平衡中美贸易差额,促进中美贸易健康、平稳发展,进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互利双赢是中美两国贸易往来的当务之急。

【论文关键词】 贸易失衡 对话机制 2025年6月17至18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的的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受到了全球经济界的瞩目,中美未来十年经济关系是此次对话的核心议题,对话产生了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即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的协议和启动了双边投资保护谈判,这将对中美两国的投资环境和贸易关系,乃至对世界贸易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笔者由此次对话产生的深远意义展开了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回顾与分析,旨在探求中美贸易关系健康、平稳地发展。

一、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特点 中美建交29年来,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24.5亿增长到2025年的3021亿美元,增长了120多倍。自1993年以来持续的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且从2025年以后顺差大幅度猛增,中美贸易一直处在不平衡状态,“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便是一句形象而准确的概括。

中美贸易差额连年上升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和反补贴领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互利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二者的微妙关系主要表现在: 1.中美经贸关系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美国受益相对更多;2.中国对外贸易中50%以上是加工贸易,而中国仅从加工贸易中赚取到很少的加工费;3.美国在华投资多于中国在美投资。

二、中美贸易失衡的成因 1.中美统计口径的差异。中美双方对外贸易统计都是按照原产地原则进行的,这种统计原则对于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的统计,存在较大误差。

还有,如果把服务贸易计算在内,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定会缩小。 2.中美产业结构的差异。

美国现在已经成功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和制造业在GDP和就业方面的比重日趋下降,美国经济正进入信息化和服务化的后工业时代。美国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大量投资,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和能源消耗型及污染大的行业和低附加值的加工行业和工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国内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美国的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其进口步伐。 目前,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中,约70%属于加工贸易,中国只能获得15%的加工费。

同时,在向美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70%出自三资企业,属于中国企业增值的只有20%~30%,对美贸易顺差的大部分利润还是流向了外资企业。 3.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性转移。

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在美国表现为“产业空心化”,在东亚表现为“产业再次转移”,在中国则表现为“全球装配车间”。中国为全球提供加工组装,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经济体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后续生产都转移到中国。

在华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实施了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与返销相结合的策略,使得中国来自美国的进口明显减少,而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大大增加,实实在在地起到了支持中美贸易顺差扩大的效应。 中国现在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除将近一半以上的“贡献”是由美国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所为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则是从东亚其他国家(地区)转移过来的,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区域性转移导致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持续扩大。

4.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壁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主要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美国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同时,美国许多高技术产品为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但是,由于美国对华设置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向美国进口所需要的大量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因此,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美国方面占有很大的原因

三、构建互利双赢、可持续发展的中美贸易关系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双边贸易的正常现象,双方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思维、审慎的态度面对和缓解当前的贸易不平衡,积极寻求战略共识,为使两国通过贸易合作达到互利双赢而共同努力。 1.从中国方面来说。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采取积极的贸易均衡措施,扩大中国内需,降低储蓄率、适当扩大进口,调整出口导向政策,尽快完善符合WTO规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协调,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的发展。 2.从美国方面来说。

中国经济崛起已是一个难以阻挡的事实,试图用政策手段阻遏、延缓其发展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在当前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形势下,美国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减轻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稳定美国的币值,对世界性资源性产品,原油、原料、粮食等价值起到稳定减缓作用。

3.从中美合作的角度来说。搭建沟通平台,有助于促进中美贸易平衡发展。

1)对于矛盾和分歧,通过对话和沟通,增进理解,逐步加以解决,避免把经贸问题复杂化、政治化。(

2)完善对话机制,增强战略互信,保持对话机制长久化,不仅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全球经济也将起到正面推动作用。(

3)深入落实对话成果,加强合作关系,增信释疑,互利双赢,更好地造福中美两国人民,进而为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2025年9月20日中美双方建立了对话机制,持续至今已进行了四次对话。

对话集中于长远的、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问题。中美经贸合作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消除分歧,增进共识,需要时日,更需要平台。

目前,这一对话机制正在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以至整个世界经济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着中美贸易关系在能够健康、平稳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中美经贸关系简况,2025年3月2日 亢梅玲: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25年第4期

为您推荐

2025本科生经济学开题报告范文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本科生经济学开题报告范文。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出口退税制度...

2025-07-24 20:29

从管仲粮食兴齐战略到世界粮食危机(1)论文

春秋时期,齐国本是一个海边的小国,姜太公初封时地不过方圆百里,而且很多是不适合粮食生长的盐碱地,粮食产量和人口都不多。齐国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春秋五霸第一霸主,与管仲实行粮食战略有很大关系。战略一,服帛降鲁梁。鲁和梁的老百姓平常织绨...

2025-07-24 20:29

浅析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消费的影响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内需不足主要体现在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农民的消费需求不足。由于农村市场是我国的基础市场,在农村集中了我国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者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购买力逐步增强,日后其消费潜力也必...

2025-07-24 19:29

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与地方财政能力的研究

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与地方财政能力的研究 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与地方财政能力的研究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与地方财政能力的研究 精品源自化学科摘要:本文利用我国县级财政统计数据,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以与地方财政能力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统计性描述发现我国生...

2025-07-24 19:29

浅谈民国遗产税制度思想的转变——从分遗产税制到总遗产税制

一、引言 所谓遗产税制度思想,主要是指主张在中国推行遗产税制度的思想。近代中国的遗产税制度思想成长并成熟于民国时期,对于遗产税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实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系统地考察民国遗产税制度思想的演进过程及其特征,不仅是对近代中国财政思...

2025-07-24 19:29

信用证与托收的风险比较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 信用证方式中存在着开证行资信不良、单证不符、软条款、进口人资信不良及进口人欺诈等风险,托收方式中则有着进口国的政治、法律风险、进口人的资信风险和进口人指定代收行所引起的风险等等。理论上信用证方式更为安全,实际业务中并非总是如此...

2025-07-24 19:2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