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文档下载网!

拥有海量精选范文,祝你一臂之力!
计划、总结、合同、论文、作文

对提高经济学基础课堂效率进行研究

更新时间:2025-07-08 12:31:15 发布时间:2025-07-08 12:31:15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经济学基础使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经济学又是一门理论性强,需要一定数学基础的课程。然而,考入中职学习的学生普遍基础比较差,数学只有初中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呢?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课堂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职经济学基础授课老师。本文从尊重学习主体、注重实践、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反思经济学基础教与学的过程。经济学基础与生活息息相关,经济学贯穿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选择和取舍。无论是消费、投资、理财、经营,甚至是人际交往行为等等都与经济学密切联系着。因此这是一门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经济学是一门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上的学科。学习经济学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需要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

1 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想要提高经济学基础的课堂效率,不仅要理解经济学学科特点,还要明确教学目标。中职经济学基础定位不同于大学生所学的经济学基础。笔者认为中职经济学基础的首要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让学生能主动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经济现象。其次是要学以致用,就是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指导市场经营实践。最关键的就是要学生学会一种人生态度,正如著名作家萧伯纳所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学习经济学更多的是学习理性思维,对于中专生来说,只要能通过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获得理性思维的能力就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

2 改变传统课堂形式,把舞台交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职教学也应该积极改变传统课堂形式,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或者大学,围绕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却迟迟无法前进。究其原因一是中职教师普遍认为中职学生基础差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二是没有考学压力,中职学生缺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主动性不足;三是由于学不会、听不懂,中职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尤其是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干脆放弃。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改变旧模式,充分认识到自控能力差不代表学习能力差,理论知识基础差不代表实践能力差。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教学经济学理论多是建立在数学推理和经济模型论证上,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和应用。讲授经济学基础课程首先要深入浅出讲授基本理论,然后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加以分析,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认识。经济学基础课程要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针对经济学基础课程中较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例如讲解木桶效应就可以用学生考试偏科来说明问题,简单易懂;博弈论可以通过囚徒困境的故事来加以说明;外部性理论可以通过蜜蜂与果园的故事来加以阐述。除了利用这些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意外还要加以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式,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利用经济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机会成本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生选择、就业选择、考学选择等来讲解。比如在讲授博弈论的时候也可以引用数学大师纳什关于博弈论最简单表述:如四个男生都去追一个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搭理。这时男生再去追别的女孩,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人愿当次品。但是,如果他们四个先追其她女生,那个漂亮女孩就会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简单多了。这样就可以通俗易懂的解释经济学概念。

4 增加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增强教材可读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经常以教师为中心,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尤其是中职学生,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也没有高考这一学习的驱动力,对学习更是提不起兴趣。经济学本身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其中很多经济学理论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案例教学,还应该使用通俗的语言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在课堂上可以使用故事来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故事。比如讲述消费习惯具有不可逆性的时候,可以使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一古训;在讲授经济学基础课程中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流行的经济学段子,比如 何谓第一产业?喂牛,养羊。何谓第二产业?杀牛,宰羊。何谓第三产业?吃牛肉,喝羊汤。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也更乐于学习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改革永恒的话题,更是中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除了教师本身意外还有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这中职教学改革。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永远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不断提高课堂效率能够使学生能学有所获。

为您推荐

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

一、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1、经济行为人最大化效用假设 这一假设既有对新古典范式的承续,又有对新古典范式的扬弃。承续与扬弃的关键是区分经济行为人的动机、决策和结果。动机最大化是公理,不承认这一点就等于除掉了经济学大厦的根基。 新古典范式理性...

2025-07-08 12:31

参加WTO与关税问题的讨论

参加WTO与关税问题的讨论 参加WTO与关税问题的讨论 参加WTO与关税问题的讨论 关税制度是我们外贸制度的一部分。关税制度的问题也是我们外贸体制的问题。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我们的外贸制度和关税制度不是被人反反复复、里里外外、从上到下审查了五...

2025-07-08 12:30

如何认识公共财政的框架

如何认识公共财政的框架 如何认识公共财政的框架 如何认识公共财政的框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王传伦一、公共财政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根据国情进行实践的问题当我们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就是要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

2025-07-08 12:30

浅谈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动因

大多数学者认为:过度投资是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决策者仍然进行投资的一种行为。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动因。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过度投资行为进行了研究,对过度投资行为动因也有相应的阐述,归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

2025-07-08 12:30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树立和落实这一科学发展观,对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妥善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

2025-07-08 11:32

公共财政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 摘 要:通过回顾学术界对公共财政的讨论,得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失灵基础上的,以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为目标的一种财政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进而提出了确立这一主导地位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公共财政;...

2025-07-08 11:3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