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文档下载网!

拥有海量精选范文,祝你一臂之力!
计划、总结、合同、论文、作文

浅析国内财政的公众监督

更新时间:2025-07-19 21:32:55 发布时间:2025-07-19 21:32:55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浅析国内财政的公众监督 浅析国内财政的公众监督浅析国内财政的公众监督

一、当前社会公众在监督公共财政问题上的关注重点 2.阳光财政: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二。近一段时期以来,围绕三公支出所引发的财政信息公开问题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公务支出缺乏监管,三公支出的数额和去向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谜团,甚至有学者估计,全国各级政府一年的三公支出高达9000亿。尽管在2025年7月,财政部公布了中央机关2025年三公支出为94.7亿元,但由于公开细化的程度不够,导致社会公众很难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社会公众对三公支出的质疑实际上折射出我国当下财政制度的不透明。任何一个政府的权力来源都源于本国人民。政府只有在征得公民同意的基础上才能课税和使用税款,以及从事其他公共财政活动。同时,既然公民作为国家财政资金的提供者,是政府的委托人,自然有权利去了解公共政策的实际运作过程,有权全面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信息公开,对于政府是在民主社会中所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对于公众,则是他们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力。

3.资源分配: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三。公共财政属于政府“取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的经济活动。公共财政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这不仅是因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公共财政的支出最终都要用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公众对政府财政资金进行监督不仅具有充分的法理基础,而且也是公共财政本身存在的基础。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活动必须纳入社会公众视野,遵从社会公众的意愿。虽然近年来政府的财政收支增长迅速,但公共财政的使用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财政从性质上仍然体现出明显的建设财政和发展财政的性质。在每年政府公共财政的预算支出中,用在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份额还比较少。如果不能完成从公共财政向民生财政的转变,居民医保、社保和教育的“老三难”问题就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

二、社会公众在监督公共财政问题上的作用分析

首先,社会公众监督公共财政能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近年来,地方政府在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时,由于受体制限制和利益驱动的影响,往往违背科学决策原则,忽视经济发展规律,唯GDP主义盛行,热衷政绩工程,往往导致很多项目存在着建设成本高,运作效益低,缺乏科技含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绩效。扭转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有效途径就是公开预算,接受人民的监督,从而有效地减少公共财政支出中的重复建设、政绩建设和铺张浪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社会公众监督公共财政能够监督政府行政行为,约束官员对财政资金的使用,从而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向全社会公开财政信息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义务,建立法治政府最为关键一点就是依法治财,因为政府权力的滥用大多都涉及财政资源的滥用。要让政府依法办事,就必须从监督政府用钱入手,约束并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是保证政府依法治理最有效的手段,也能对政府官员权力进行有效约束。

再次,社会公众监督公共财政能够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财政公开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政府机关财政活动缺乏透明度,为某些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暗箱操作提供了运作空间。我们经常会发现,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大多在那些掌管财政资金的官员身上发生。如果财政预算不公开,贪污腐败行为便极易发生。

最后,社会公众监督公共财政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公民意识,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公开预算不仅能够提高纳税人的积极性,还能极大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纳税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财政资金的公开化也有助于大大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节约纳税人资金的同时提高政府诚信度,最终有利于促进纳税人与政府的互信。

三、结语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行为进行监督,其目的是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因为公众监督是来自政府体系外的监督,完全不同于政府内部的自我监督,这种监督既体现了人民政府的性质,也是促进政府工作的一个高效和有力的手段。只有通过有效的公众监督,财政工作中的一些不透明、不合理的东西才能暴露出来,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在公众的压力下得到合理和妥善地解决,保证公共财政的健康运行,规范财政资金的运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做到确保每一分钱都用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如果失去了公众监督的政府财政,肯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

为您推荐

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

新《预算法》规定,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和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这从法律层面对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预算编制不规范、信息化程度不高、...

2025-07-19 21:32

外商投资的产业经济学分析

摘 要 从产业种类、产品、技术、整体结构等方面 分析 了外商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积极 影响 及其启发意义。关键词 外商 投资 产业结构经过20多年的 发展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 经济 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收国...

2025-07-19 20:31

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BOT中风险问题研究

任何一个项目 融资 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项目融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风险的配置①。BOT 投资 方式本身具有投资金额大、经营周期长、投资难度大、风险高,同时,由于有东道国政府的参与,从而使得BOT项目投资的风险不同于一般的...

2025-07-19 20:31

新时期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

3.3配合结构调整战略 随着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推进,我国贸易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国内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产业机构高度化 发展 以及高科技领域外商投资的带动,机电等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将继续提高,并成为出口增...

2025-07-19 20:30

论WTO规则与完善我国外商投资环境(1)论文

一、中国引资环境现状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以港台资本小额投入为特征,项目多为粗加工工业,技术含量很低。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引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较大进步。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特别是中...

2025-07-19 20:30

论外商在华投资企业产品出口的新趋势(1)论文

【论文摘要】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的,最具活力的增长源。它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是双重性的,我国只有调整外资待遇,外资政策的战略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出口贸易的增长模式,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良性...

2025-07-19 20:3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