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大中国》大班教案

教案 时间:2023-05-11 16:01:08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大中国》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中国》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中国》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复习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新的节奏型,并看懂乐曲图谱。

  2、能用乐器表现音乐作品气势雄壮的特点,抒发爱祖国的情感。

  3、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乐器,学习协调的演奏乐曲。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大鼓一面,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节奏卡片五张,分别是|XOXO|、|XXXO|、|XXXX|、|X---|、|XXOXXO|

  3、其中前三种节奏幼儿已在第一课时学习过。

  4、音乐磁带,乐曲的节奏图谱。

  5、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激发兴趣。

  1、过渡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感受乐曲。

  3、你听到这首乐曲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熟悉节奏,学习拍打。

  过渡语:在这首乐曲中还有一些节奏呢,看看你会拍吗?

  1、教师依次出示|XOXO|、|XXXO|、|XXXX|节奏卡片,帮助幼儿回忆经验,复习节奏。

  2、学习新的节奏类型:|X---|、|XXOXXO|

  (1)幼儿自主拍节奏。

  (2)|X---|,这个"-"短横线是什么意思?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示延长符号。

  (3)|XXOXXO|,谁来拍拍这种节奏?教师引导幼儿与第一种节奏进行对比,体验快速拍节奏的感觉。

  三、观看图谱,连贯拍节奏。

  1、教师出示图谱,鼓励幼儿自主的边看图谱边拍节奏。重点询问幼儿拍节奏的时候,觉的哪里有困难?教师帮助幼儿巩固练习。

  2、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谱拍节奏。

  3、幼儿边听乐曲边拍节奏两次,提出具体的要求。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1、教师介绍乐器,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2、请幼儿为乐器找相对应的图谱做朋友。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轮奏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在轮奏的基础上进行合奏。

  4、幼儿听乐曲演奏,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节奏拍的最稳最有力。

  5、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合奏部分的节奏。

  6、幼儿再次演奏,教师出示大鼓与幼儿一起演奏。

  7、教师请幼儿交换乐器,师生共同演奏乐曲"大中国"。

  结束语:今天我们用乐器演奏了一首好听的乐曲《大中国》,让我们下次在一起和乐器宝宝一起演奏,好吗?

《大中国》大班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风格,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

  2、能注意控制挥彩带的幅度,和舞蹈时的空间方位

  3、尝试创编出不同方位的挥彩带的动作。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合音乐的节奏表演。

  难点:注重舞蹈的时候不让自己的彩带于其他同伴的彩带纠缠在一起。

  三、活动准备:

  彩带若干、音乐大中国、大中国舞蹈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热烈、奔放的风格特点。

  ——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做什么事情?

  (二)欣赏《大中国》舞蹈,体验舞蹈的快乐、活泼的情绪。

  ——舞蹈里面有什么动作?

  ——仔细听,歌曲里面有几个羞答答?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三)多次范唱,尝试表现羞答答的姿态。

  ——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羞答答?可不可以和歌曲一起表演一下。

  ——除了羞答答,你还喜欢歌曲中哪些歌词?

  (四)通过游戏“找朋友”学唱歌曲,尝试创编不同神态表演羞答答。

  1、幼儿在教师的提问下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歌词。

  (教师边唱边走,当唱到第三句时寻找新的朋友。说“找一个朋友藏在我的眼睛里,看看找到谁啦?”)

  ——刚才我找朋友时做了什么动作?唱到哪一句的时候停下来找朋友的?

  (2)再次寻找朋友。

  ——找到朋友以后做了些什么动作?

  (3)请一名幼儿当“领袖"找朋友,其他幼儿演唱并发现问题。

  ——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

  (4)多名幼儿出发寻找朋友2~3次,表演时应富有表情。

  ——用眼睛找到一个朋友。如果你们都找了同一个人做朋友该怎么办?

  4、检验幼儿学唱歌曲,并尝试合作表演。

  (1)邀请幼儿演唱歌曲,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会唱这首歌了么?有哪一句还不会唱?

  (2)全体幼儿参与找朋友的游戏。

《大中国》大班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欣赏展示的内容。

  3、学习用乐器协调演奏歌曲,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能力。

  二、重点

  1、欣赏作品的性质,结构内容。

  2、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

  三、难点

  设计节奏图谱

  四、教学准备

  1、蒙古、xxx维吾尔族等五个民族的服饰一套,手巾若干。

  2、音乐磁带,课件,乐器若干。

  3、事先欣赏过《大中国》的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介绍各民族的小朋友

  导入:今天我们班真热闹,来了许多客人老师,我们先向客人老师问个好(客人老师好),除了客人老师外,我们班还来了几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放音乐,少数民族幼儿入场,幼儿拍手),有蒙古族,xxx维吾尔族,苗族,傣族的小朋友。

  认识新朋友真开心,让我们和少数民族小朋友一起快乐跳一跳吧。(放音乐,师生共同舞蹈)

  二、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1、师:新朋友、老朋友们都请坐好,虽然我们来自不同民族,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名字叫什么?(中国)说得好极了!你们喜欢我们的国家吗?(喜欢)那我们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随机解说。

  3、提问:

  刚才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美丽,漂亮,很大……富饶)

  4、师:有一首歌便是赞美我们祖国的,让全世界的人一听就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大,多美,她的名字叫《大中国》,小朋友们会唱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唱起来吧!

  三、唱唱我们的大中国

  1、播放课件《大中国》歌曲,师生自由哼唱

  2、提问: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几拍子的?四拍子的节奏怎么表示?(强—弱—次强—弱)

  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你觉得它是一首怎样的歌曲?(非常雄壮,有力……)

  歌曲中唱了中国的那些美丽景色?(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

  3、区分乐段

  师:如果请你为这首歌分乐段,你会怎样分呢?

  师生共同小结:首先我们从歌词上看,歌曲先唱了中国有许多美丽景色(教师哼唱第一乐段,并出示课件)我们把这一部分分成歌曲的第一乐段;接下来唱了中国很大,有56个民族永远伴随着她(教师哼唱并出示第二部分课件)我们就把这一部分分成是第二乐段;最后是唱我们永远祝福祖国,祖国永远在我们心里(出示课件第三部分),我们把她分为第三乐段;看!《大中国》歌曲我们可以分成三个乐段,下面老师把歌词去掉,我们一起跟着笑脸宝宝再来欣赏旋律,听听三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幼儿听乐曲《大中国》,感受乐段。

  师生小结:第一乐段旋律很雄壮,第二乐段很欢快,第三乐段很抒情,优美。

  四、演演我们的大中国

  1、幼儿创编动作表现《大中国》

  《大中国》除了唱以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现,小朋友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如:拍手、拍腿……)谁来创编一个四拍子的动作?

  刚才我们把乐曲分成了三个乐段,每一个乐段的旋律是不一样的,现在老师请第一组代表第一乐段,第二组代表第二乐段,第三组代表第三乐段,你们共同为自己组讨论出一个最棒的动作来表现,并选出一个代表。好,现在请每个组自由围在一块讨论讨论吧(让幼儿相互交流、商量,教师参与到其中引导,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示。如:拍肩、跺脚、拍手等等)。

  2、随音乐表演

  幼儿听音乐自由用动作表现。

  3、创编设计节奏图谱

  刚才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老师这也有几张节奏卡,我们一起来拍一拍。(播放课件,幼儿拍节奏)

  节奏1xxxx|xxxx|

  2xoxo|xoxo|

  3x———|x———|

  4x—x—|xxxo|

  请幼儿做个小小设计师,为《大中国》每个乐段设计不同的节奏,为歌曲设计节奏图谱,引导幼儿根据旋律选配节奏。

  (认识自由反复记号)如果后面的旋律和前面的一样,那我们就不需要再写节奏,只需要请一位朋友帮忙就行(出示自由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反复一遍、二遍、三遍……都可以,我们来看看有了自由反复记号的帮忙,第一乐段需要反复几遍?

  小结:有了自由反复记号的帮忙,这首乐曲就可以很完整的表演了,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4、音乐中表现幼儿徒手拍出节奏乐谱

  5、音乐中的表现选配乐器演奏

  (教师引导)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乐器,看看有什么?(铃鼓、圆舞板、手铃、拨、碰铃、沙球、双响筒。我们来看看哪种乐器配那个乐段最好,最合适?

  配上乐器随音乐演奏

  4、活动延伸

  师:这节课小朋友表现得太棒了,其实赞美我们祖国的歌曲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块找找,我们再一起为它配上好听的节奏,好吗?

  五、表演舞蹈《歌唱祖国》

  我们中国56个民族,大家相亲相爱,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让我们一起用舞蹈来表达我们心中的祝福,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明天更美好!(师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共同表演手巾舞)

  舞蹈结束后,大家一起大声欢呼:“祖国妈妈,我们爱您”耶。

《大中国》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大中国》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借助舞蹈动作的暗示,尝试选配乐器演奏方案

  3、看指挥协调地一致地演奏。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小玲、铃鼓、圆舞板若干磁带,音响,幼儿人手两根彩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舞蹈《大中国》

  二、学习探索用拍节奏,表现《大中国》舞曲。

  1、刚才,我们小朋友舞动彩条表演《大中国》,下面,我们来学习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国》音乐好吗?

  2、教师反馈幼儿的想法,并将挥动彩条的1-17喝4-25小节的动作改成拍手的动作。

  3、幼儿随乐练习改变的动作

  4、幼儿尝试看教师指挥做拍手的节奏动作。“我来指挥,你们看我的动作,我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三、幼儿讨论配器方案

  教师:你们觉得什么动作可以做摇铃的动作?拍手的动作可以用什么乐器呢?

  四、幼儿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1、幼儿看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

  “我们不拿乐器,跟着老师的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小铃是什么样子?铃鼓?呢?圆舞板呢?”

  2、幼儿看教师的指挥用乐器演奏。

  “请小朋友轻轻地把乐器拿起来,看老师的指挥演奏。”

  3、幼儿尝试交换乐曲演奏。

  “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放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换一个座位,拿新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同5-6小节。

  11-12小节,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大中国》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学期舞蹈“大中国”。

  2、创编不同方位的挥舞彩带的动作,能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

  3、注意自己的彩条布与同伴的相互缠绕。

  活动准备:

  1、音乐CD或磁带,录音机。

  2、电视机。

  3、幼儿人手两根红色的绸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舞蹈《大中国》感受乐曲的风格。

  1、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2、让幼儿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大中国》。

  二、教师出示彩条,幼儿场边挥舞彩条的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彩条挥舞动作。

  教师:“这是什么呀?你们觉得用彩条可以怎么跟着音乐跳舞呢?”

  2、教师示范表演舞蹈,幼儿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师:“你们仔细看老师跳的舞蹈中用了哪些动作?

  三、初步学习舞蹈动作,感受乐曲的旋律。

  1、幼儿学习踏点步,加上手臂的动作,并随音乐练习。

  2、教师哼唱音乐,带幼儿随音乐学习有节奏的颤摇手腕和挥动彩带的动作。

  四、幼儿创编不同方位挥舞彩条的动作。

  1、教师:彩条可以除了从上到下挥舞,还可以怎么挥舞呢?幼儿集体创编,教师反馈个别幼儿的动作。

  2、教师采取四个不同方位的动作,大家随音乐集体练习。

  五、红绸缎《大中国》。

  教师带领幼儿人手拿两根红色的绸缎,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空地方,随着欢快的音乐完整地表演红绸缎《大中国》。

《大中国》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学习舞蹈《大》。

  2、创编不同方位的挥舞彩条动作,能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

  3、注意自己的彩条不与同伴的相互缠绕。

  活动准备:

  1、音乐CD或磁带,CD机或录音机一台。

  2、音乐舞蹈《大》的VCD,VCD一台,电视机一台。

  幼儿人手两根红色的绸带(或皱纸彩条)。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舞蹈《大》,感受乐曲的风格。

  1、教师:你听到了什么甲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呢?你知道这首歌曲口叫什么名字吗?

  2、使幼儿知道音乐歌曲的名字叫《大》。

  教师出示彩条,幼儿创编彩条挥舞的动作。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彩条挥舞动作。

  教师:这是什么啊甲你们觉得用彩条可以怎么跟着音乐跳舞呢?

  4、教师示范表演舞蹈,幼儿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师:你们仔细看看,老师跳的舞蹈中用了哪些动作?

  二、初步学习舞蹈动作,感受乐曲的旋律。

  1、幼儿学习踏点步,加上手臂的动作,并随音乐练习。

  2、教师哼唱音乐,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学习有节奏地颤摇手腕和挥动彩带的动作。

  船幼儿创编不同方位挥舞彩条的动作。

  3、教师:彩条除了可以从下到上挥舞,还可以怎么挥舞呢?幼儿集体创编,教师反馈个别幼儿的动作。

  4、教师选取四个不同方位的动作,大家随音乐集体练习。

  三、红绸舞《大》。

  教师带领幼儿人手拿两根红色的绸带,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空地方,随着欢快的音乐完整地表演红绸舞《大》。

《大中国》大班教案7

  设计意图:

  今年我们的祖国妈妈将迎来她的60华诞,这是值得全中国庆祝、纪念的一年。我园大班开展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幼儿对祖国的热爱,对伟大中国人的敬佩。让他们了解了许多祖国的历史,爱国情感已经在他们的心里萌芽。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选择上一节歌曲欣赏课,让幼儿通过对歌词的理解,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祖国。通过朗朗上口的旋律,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自豪感。发自内心的祝福祖国、歌颂祖国。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的主要内容。

  2、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祖国各地图片、MTV《大中国》;

  2、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引导部分

  导入:小朋友们上午好!今天,黄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

  这是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面国旗下的中国人。小朋友,你们了解自己的祖国吗?

  (二)基本部分

  1、“大中国之最”竞答赛

  那我们来一个智力竞答赛,主题是“大中国之最”,你们接受挑战吗?“大中国之最”竞答赛现在开始。

  (1)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祖国是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建设着我们的大中国。

  (2)中国最长的江叫什么?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江,长江流过很多个城市,它就像一条巨龙一样,环绕在我们大中国的南部。

  (3)中国最大的河流叫什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大中国的母亲河。

  (4)中国最高的山峰叫什么?(珠穆朗玛峰)

  这就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千多米,是大中国最高的山峰。

  (5)世界上最雄伟、最长的建筑,是我们中国的什么?

  这是一张在高空拍摄的长城照片,这仅仅是长城的一部分。万里长城就像在云中穿梭,是我们大中国最伟大的建筑。

  (6)中国最高的高原叫什么?(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在中国的西部,那里地域宽广,感觉它比天空还辽阔。

  “大中国”智力问答赛结束。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这么了解自己的祖国。刚才我们回答了这么多大中国之最,黄老师感觉到中国真的是好大的一个家。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小朋友,你们有这种感觉吗?黄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大中国》请小朋友欣赏,仔细听,想想这首歌为什么叫《大中国》,在这首歌的歌词里,你最喜欢那一句?

  2、幼儿欣赏歌曲.

  (1)幼儿第一遍欣赏歌曲,教师提问:

  A、为什么这首歌名叫《大中国》?

  B、在歌曲中,你最喜欢哪句歌词?

  黄老师还发现了,这首歌曲分两段,前一段歌词是写中国之最,中国的大和好。第二段是表达自己爱中国,祝福中国。你们发现了吗?

  (2)第二次欣赏歌曲。

  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听听是不是你们说的这些歌词,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唱。

  提问:“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心里有什么想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小朋友分享了这么多心情,老师能强烈的感觉到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祖国,你们想不想用一些道具来抒发你们对祖国的爱呢?在旁边有老师帮你们拿来的一些道具,小朋友排好队自由的选择。

  跟着音乐,拿着手上的道具,边唱边舞。

《大中国》大班教案8

  案例分析:

  重点:学会使用圆舞板、铃鼓、双响演奏歌曲。

  难点:能根据图谱演奏歌曲。

  活动目标:

  1、知道乐谱是4/4拍,能根据图谱进行演奏

  2、懂得用适合的乐器来演奏乐曲。

  3、通过乐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活动准备:

  1、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节奏卡片五张,分别是|XOXO|、|XXXO|、|XXXX|、|X---|、|XXOXXO|,3、幼儿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听过大这首歌。

  4、音乐磁带,乐曲的节奏图谱。

  5、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6、经验准备:熟悉歌曲,熟悉各个乐器。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大音乐)2、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感受乐曲。

  师:你听到这首乐曲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熟悉节奏,学习拍打。

  师:在这首乐曲中还有一些节奏呢,看看你会拍吗?

  1、教师依次出示|XOXO|、|XXXO|、|XXXX|节奏卡片,帮助幼儿回忆经验,复习节奏。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节奏卡是怎么看的?X的时候是该干嘛。O的时候是该干嘛。

  幼:X的时候是拍手,O的时候不拍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拍手练习练习这些节奏卡。

  2、学习新的节奏类型:|X---|、|XXOXXO|师:这些是我们新的节奏卡,你会吗?来试一试。

  (1)幼儿自主拍节奏。

  (2)师:在|X---|中,这个“—”短横线是什么意思?你来猜一猜。(这是我们的延长符号,并不是停下不拍节奏。)

  (3)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示延长符号。

  师: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动作来表示延长符号吧。

  (4)师:|XXOXXO|,谁来拍拍这种节奏?教师引导幼儿与第一种节奏进行对比,体验快速拍节奏的感觉。

  师:这个和我们刚刚出示的|XOXO|有什么不同啊?是不是速度变快了。

  师:我们在通过学习节奏卡后,了解了新的节奏,那我们接下去就要看图谱,让我们跟着图谱来来尝试着演奏歌曲。

  三、观看图谱,连贯拍节奏。

  1、教师出示图谱,鼓励幼儿自主的边看图谱边拍节奏。

  师:小朋友们在拍节奏的时候,觉的哪里有困难?我们一起来练习一遍(教师帮助幼儿巩固练习。)

  2、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谱拍节奏。

  3、幼儿边听乐曲边拍节奏两次,提出具体的要求。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自己来拍节奏了,请大家看好图谱,一起演奏。

  师:演奏过2次后,老师觉得小朋友都很不错,那你们想拿上乐器来试一试吗?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1、教师介绍乐器,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师:请你选择乐器,请一种乐器的`小朋友坐一起。

  2、请幼儿为乐器找相对应的图谱做朋友。

  师:每个乐器在图谱上都有相应的标记,我们一看哪些地方是需要哪些乐器演奏的吧。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轮奏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在轮奏的基础上进行合奏。

  师:既然我们找到哪里需要哪种乐器演奏后,那我们来一起试试吧。

  4、幼儿听乐曲演奏。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节奏拍的最稳最有力。

  5、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合奏部分的节奏。

《大中国》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祖国是个美丽的国家,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手工制作装饰天安门的活动,使幼儿知道初步理解“集体”和“合作”两个概念。

  3、使幼儿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培养幼儿尊重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1、小朋友在各地旅游的照片。

  2、录音机一个,磁带《生日快乐》

  3、天安门的图片一张,各种颜色彩色纸一张、手工筐每组一个、胶水。

  4、身穿各民族服装的娃娃图片

  活动流程:

  过生日——操作活动——观赏图片——活动讲评

  活动过程:

  一、过生日

  1、在生日快乐的乐曲声中,请小朋友猜一猜“十月一日”是谁的生日。

  2、出示天安门的图片,知道祖国妈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中国,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小朋友。

  3、请小朋友逐一介绍自己在祖国各地的照片,并把它贴在黑板上。使幼儿知道祖国很大,有许多美丽、好玩的地方。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二、美丽的天安门

  1、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天安门打扮的很漂亮,(花和气球等)

  2、教师示范撕的方法,并要求幼儿把碎制放在手工筐里。

  3、幼儿可撕花和气球,并贴在天安门图片周围。

  4、讨论:是谁把天安门打扮的这么漂亮?知道集体是由老师和一个一个小朋友组成的。集体的力量这么大,是和大家的合作分不开的。

  三、欣赏民族娃娃图片

  1、挂出藏族、朝鲜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人物图片,请幼儿辨认。

  2、教育幼儿要尊重、爱护少数民族,知道只有各民族人们同心协力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

《大中国》大班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雄壮有力,体验演奏乐器的快乐。

  2、能根据舞蹈动作的节奏拍出相应节奏型,讨论乐器演奏的配器方法,并能看指挥协调一致地演奏乐器。

  3、在学会舞蹈《大中国》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二、活动重难点:

  探索配乐方法。保持声音和谐、统一的表演。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大中国》,已有舞蹈经验

  物质准备:碰铃、圆舞板、铃鼓若干、图谱一张、音乐《大中国》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舞蹈《大中国》

  1、引导幼儿徒手随乐复习舞蹈《大中国》,注意幼儿在舞蹈中动作的节奏性。

  (二)出示图谱,鼓励幼儿观察并尝试将舞蹈动作转换为拍打节奏。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理解含义。

  ——你能看懂这张图谱吗?这张图谱上的每种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2、尝试根据图谱提示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你们能试着根据图谱提示拍拍它的节奏吗?

  3、分三组用徒手动作再次熟悉音乐。

  (三)共同讨论配器方案。

  ——在挥舞彩带处什么乐器最适合呢?

  (四)幼儿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

  1、根据图谱提示,进行分组练习。

  2、看老师指挥尝试进行分声部完整练习。

  (五)完整地演奏乐曲

  1、鼓励幼儿看教师指挥完整演奏乐器。

  2、反复交换乐器完整演奏乐器。

《大中国》大班教案11

  第xx个国庆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孩子们在节前感受节日的气氛,我们围绕:庆祝祖国xx岁生日,开展了以“大中国我的家”为主题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动。我们通过认识国旗、国徽、唱国歌,分享交流自己对我们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老师的介绍,孩子们对祖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有关祖国的知识,这些可从孩子的日常交谈中发现。通过一系列的情景创设将文化古迹,风景名胜,民族风貌等人文地理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启迪幼儿无限遐思,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品德。

  其中《中国地图》是活动之一,通过认识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引导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土地辽阔富饶的国家。

  第一环节认识地图,孩子们对于地图有很多都不是很熟悉,所以在一开始,我设计了找找自己的家在地图上的位置环节,初步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地图,知道自己家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了浙江,也找到了平湖,孩子们惊讶的发现,在地图上我们的城市只有那么小小的一个点,中国真大呀!

  第二环节通过回忆去过的地方,为幼儿了解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提供方便,知道还有许多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激发孩子们有了解祖国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到祖国的各个城市去看看,知道更多的知识。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了五角星的位置,知道了祖国的首都是北京。孩子们在今天的活动中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祖国的知识。

  《大中国》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一段时间的电视机里都在播放这首歌,有许多的孩子也能哼唱。但是这首毕竟是大人的歌曲,其中的歌词都过于成人化。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fanwen/jiaoan/5593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大中国》大班教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