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所谓伊人

全诗 时间:2022-09-01 20:24:35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所谓伊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出自先秦的《蒹葭》

  【全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一】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翻译二】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解读】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及,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情绪。

  此诗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写景,后六句述事抒情。“蒹葭苍苍”等写景句子,作为诗歌的发端,写出了蒹葭茂盛、霜露高洁,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挚烈的追求和纯洁的感情,同时兼有写景叙事的作用,它是全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主人公触目所见、情之所趋。作者又以秋水的描述连接思念之人的深情。秋水盈盈,似乎是相爱者之间的脉脉深情;盈盈秋水,又是意中人顾自生盼的眼睛。秋水牵动情思,在水一方是特定环境中的深情流露,又是痴情者的独特感受。

  此诗采用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抒其可望不可及的情绪,使抒情不断加深。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而诗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完美感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情绪。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好处、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好处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好处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到达的种种追求,都能够在那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那里的“伊人”,能够是贤才、友人、情人,能够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能够是福地、圣境、仙界;那里的“河水”,能够是高山、深堑,能够是宗法、礼教,也能够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感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必须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好处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此刻水边,一会又出此刻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情绪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透过对眼前真景的描述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情绪,到达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

  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齐,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赏析二】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之后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此刻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感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先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证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此刻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

  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资料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应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情绪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述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情绪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透过对眼前真景的描述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这首被人传诵不已的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且看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那里透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述,制造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情绪。这也许是受了《蒹葭》诗的影响,由此能够窥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蒹葭》诗的笔法。其后的曹丕,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由此可见,《蒹葭》诗在古代诗歌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相关阅读】

  所谓伊人,究竟是谁

  与此同时,就还有另外那一首《秦风·蒹葭》。《秦风·蒹葭》从汉代起直到现代都是说隐士,要去找他,找隐士找不到,隐士又很高尚又很有道德,怎样都找不到。如果真正就是那么简单,那么这一个隐士究竟有什么好处?他能够给我们做什么,也说不出来,那有什么好处可言呢?

  好在汉代的毛亨、毛苌,这父子两人传播《诗经》,他们遵守传统,按照一代一代的老师传下来的,告诉他们了这首诗的背景,说“刺秦襄公也”,说秦国有一个国王秦襄公,这首诗是讽刺他的,究竟怎样讽刺的也说不清楚。那么我们就务必了解所说的这首诗的主题究竟是不是,秦襄公是怎样的人?因为秦国地处西边边陲,混同于多种少数民族,被中原文化边缘化了的地方。秦国在秦襄公以前虽然也有好多代,但是周朝没有封过他们诸侯,没有让他们建国,因此就不算国。一向到西周都亡了,周平王东迁的时候避居少数民族,周平王把周朝首都迁到洛阳就叫东周,西面陕南这一片,平王就给了秦襄公,就说:封你做诸侯了,你能够建国,就在陕南这一带。所以秦襄公是第一个秦国建了国的,秦襄公又过了若干代,才有之后什么一会儿又把蜀国灭了,然后又去灭六国,最后秦始皇统一天下,中间还有若干代。

  秦襄公是第一个,按照他们秦国传统的说法,说这个是一个开国领袖。秦襄公做了什么事情呢?会打仗,在陕西、甘肃这一片,这样多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秦襄公最强大。你注意秦人崇尚武功就从这儿起,秦国这一片土地是从前周朝的根据地,是有周文化深厚的基础的,是文王、武王、周公、召公他们以前传播文教的一片土地,是有礼、有仪的一片土地,有文化的土地。秦襄公是从战争中间找到了治国之道。那些都不重要,就是要强大,就是要武力称霸,要会打仗,要会砍头,要会杀人。所以从秦襄公起,虽然这一大片地方原先是周,周的文化影响,讲究礼貌,讲究制度,讲究礼法的。秦襄公给它们推翻,不认,所以秦襄公在搞军国主义的时候,原有的他的大臣底下的就起来反对他。

  这样的事情,《史记·秦本纪》里面没有记载,但是多亏传播《诗经》的毛亨、毛苌两父子,他们记录了这件事情,说是秦襄公违背了原有周国文化的礼仪制度、礼貌制度,给他破坏了。搞军国主义,就有大臣起来反对,那个书上记载“民众不服”,什么叫“不服”?抗议。民间起来闹,还有大臣,说有贤者、贤臣,必须是去进行过斗争,失败了,失败了躲起来就叫隐士!

  流沙河,摄影:方正流沙河,摄影:方正

  但是秦国的留下有旧文化的这个传统,要去找这个隐士,这个隐士是谁?没有说,只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没有说,但是你注意,给我们留下了线索,就是“白露”。白露,每一年的阴历九月有两个节气,白露过了就是秋分,秋分是昼夜平分,秋分前半个月就是白露。杜甫的诗写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的陕南那一带寒冷得早些,比我们四川,到白露节的时候——黄昏时候你真的看到所有的草木上头都有露水珠。我们成都那里气候热,你如果算阴历的八月上旬,就是中秋前,有时候还十分热,没有什么露水。白露,这二十四个节气本来就是人家黄河流域的,不是给我们四川人设的。对了,就把时间给你暗示出来了,是白露节,白露那个时候,秋天。正是什么?中秋节的前后。

  这一个民俗活动发生在中秋节的前后。这个民俗活动,就是秦地的这一些代表周文化的这些遗民,随着秦襄公把国家暴力化以后,肯定有些前代遗民,他们要追念当初给秦襄公两个斗争过的一些大臣,失败了,逃跑了,隐居了。说他们隐居了,隐居到水边,所以要去找他(们)。

TAG标签: 所谓伊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shici/quanshi/39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所谓伊人

手机扫码分享

Top